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hy.stock.cnfol.com/bankuaijujiao/20191125/27805961.shtml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多次北伐,打得元朝残余势力节节败退,当时很多有志青年皆踊跃参*,不少人都建立了功勋,从而荣誉归乡。

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明朝边境,位于东胜卫大青山南麓一带有一个小乡村叫做葫芦村。

因为这个村子从高处看去就像一个倒悬的葫芦,因此而得名。

葫芦村有一户姓杨的人家,父亲本名杨铁山,母亲郑氏,他们有一个儿子叫做杨安北。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杨铁山对自己儿子有着一种强烈的期望,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他一般,保家卫国,英勇戍边,最后安定北方。

据说这杨家正是当年宋代有名的将领,杨家将的后代。

因此杨铁山不忘精忠报国的祖训,早年便去参*了,后来因为受了重伤,断了一臂方才回到葫芦村娶妻生子,这才有了杨安北。

杨安北成年后,人长得五大三粗,因为从小跟着父亲练武,所以练了一身的腱子肉,祖传的杨家枪在他手里耍得虎虎生威。

因为出身在*人家庭,从小的教育使得他嫉恶如仇,时常帮助弱小。

一天,杨安北外出打猎,路过一片树林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了阵阵打斗声,这种兵器碰撞的声音他再熟悉不过了。

当下,他便快速向声音传来的地方,悄声走去,很快他便见到一群山匪模样的人,正在围攻几个家丁,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几个家丁和山匪的尸体。

显然战斗很激烈,几个家丁将一个身穿华服的中年男子围在中间,看样子是在保护他。

但是,此刻在人数上山匪更占优势,而再看那几个家丁已经大汗淋漓,并且喘着粗气。

中年男子见状,便大声说道:“各位好汉,你们无非劫财,这车布匹乃是上好的丝绸所织,你们且拿去,我刘某绝不追究。”

为首的山匪,右脸上有一道斜刺的伤疤,满脸络腮胡,此刻眼神阴寒地望着他说道:“你们这些商人的话最是不可信,今日唯有将你们斩草除根,我们才能高枕无忧。”

说完,便提刀一挥,其余山匪立刻冲了上去,众人又战在一块,看得出来这几个家丁手里是有些真功夫的,即使人数不敌,但没有立刻被击败。

杨安北在树后看得仔细,也知道了是什么情况,当下,也不再迟疑,右手提着银枪几个飞掠,便来到了近前。

只见寒芒一闪,一个山匪躲闪不及,被刺中,瞬间毙命。

众山匪大惊,看清来人后,才知只有杨安北一人,当下稳定心神,朝着杨安北冲来。

只见杨安北双手紧紧抓住银枪,目光如箭,银枪在空中划出一条迅疾的弧线,刹那间就有一山匪倒下。

杨安北闪动着比冰还要冷冽的目光看着他们,此时山匪首领心里已经萌生了退意,杨安北武艺实在高超,但是他又看了看马车上的箱子,眼中流露出贪婪的目光。

随后,把心一横,拿起大刀快速朝杨安北劈去,杨安北拿枪横档,只听“铛”一声,大刀划过银枪,冒出一长串火星子,杨安北顺势一转身,从一个刁钻的角度,使出一道回马枪,瞬间刺穿山匪首领。

其余人见头领已死,哪还有半点战意,当即撒腿就跑,所谓穷寇莫追,杨安北当即收起了银枪。

那中年商人见了,连忙拱手致谢,一番交流后,才知此人叫做刘同,是附近城镇的布坊老板,今日送货路过此地,不幸遭了劫匪,这才有刚才一幕。

刘同感念杨安北的相助,便想着送些钱财以示感谢,却被杨安北义正严词地拒绝了,随后杨安北便告辞而去,刘同望着杨安北远去的身影,不禁赞叹其高义。

不久后,朝廷征兵,皇帝欲再次北伐,杨安北毫不犹豫动身前去从了*,郑氏虽然心底里不舍,但也明白有国才有家的道理,只得备了一些干粮,让杨安北路上吃,嘱咐一番后,便与杨铁山一同送别了儿子。

杨安北自从入了*队后,因为作战勇猛,又懂得以智取胜,很快便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了将*。

有一次,杨安北率领所部,一路横冲直撞,在敌*中杀了几个来回,他自己身先士卒,凭借高超的武艺,杀得敌人丢盔卸甲,生擒了敌方主将,后来*中人都称呼他为“杨无敌”。

转眼之间,杨安北金戈铁马,在沙场喋血三年,敌人也被打得再无兴风作浪的能力,这才返回家乡。

路上,杨安北因为即将见到双亲而高兴不已,遂喝了几斤行*酒,美酒下肚后,渐渐地人变得迷糊起来,走着走着,突然见到远处有一处宅子,里面人来人往,好生热闹。

杨安北心想此处荒郊野岭,怎么会有一处宅子,再一看,里面似乎正在办着喜事,当下觉得好奇,便来到了门前。

只见里面张灯结彩,一番喜庆的模样,里面的人杯酒相庆,杨安北正在酒兴上,便走了进去,找了一处坐落下来,自顾自喝了起来。

喝着喝着,突然发觉周围有点异常,里面的人居然都是踮着脚尖行走,每个人都脸色惨白,面无表情,行动起来看着僵硬无比。

杨安北寻思着莫不是撞见了*,听说*都没有影子,他赶忙看向周围,果然都没有影子,他这才知道,自己是进了*屋了。

好在这些年,杀伐之气凛冽无比,心下也不害怕,只是此地终不可久留,便决定离去。

突然,他听到身边两只小*说道:“你听说了吗?镇上刘员外家的千金,刘二娘被几个匪徒抓了,正在问刘员外要赎金呢。”

“这事我知道,听说是被抓到了,马山的山洞之中,地方偏僻,他们这些阳间之人,自然是找不到的。”另一个小*回答道。

这话正巧被杨安北听到,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有生命危险,他自然要赶去相救。

当下,便出了门,直奔马山而去,在山上摸索了一会,果然被他发现在一处山洞之中有一少年被五花大绑地捆在了地上,还在细声抽泣。

两个劫匪不耐烦地道:“哭哭哭,哭得大爷我心烦,你再哭我就宰了你。”

那刘二娘心下害怕,便停止了哭泣。

杨安北望了望,发现两个劫匪离那刘二娘还有段距离,拼接自己的身手,完全可以在他们伤害刘二娘之前,出手阻止。

随后,他不再迟疑,提起银枪一个飞步,来到了他们面前,两个劫匪被吓了一跳,慌张之间刀还没握紧,就被杨安北接连挑飞。

两人手臂发麻,暗自吃惊,杨安北这些年在战场上早已练得杀伐果断,根本不给他们反应时间,便是飞起两脚,实实在在的踢在了两人胸膛之上,两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直直的摔倒了地上,就也爬不起来了。

杨安北立刻给刘二娘松了绑,那刘二娘属实被吓得不轻,当下也不顾男女授受不亲,抱着杨安北大哭,弄得杨安北一时不知所措。

不一会,官兵们也寻了过来,杨安北与他们说明情况后,官兵也是连忙道谢,这时一个人影冲了出来,高声喊道:“二娘,爹爹来迟了,你没事吧。”

杨安北转头一看,这不正是他三年前所救的刘同嘛,刘同也看到了他,当下也认出他来,连忙跪地拜谢道:“原来是恩公,没想到我父女二人的命都为你所救,实在感激不尽。”

刘二娘,这时回过神来,看了看杨安北,想起刚才的无礼之举,顿时羞得脸颊微红。

杨安北虽然沙场上无敌,但未经男女之事,被刘二娘这么一看,竟也不知所措起来。

刘同见此,突然萌生一个想法,想将刘二娘嫁给杨安北,当下便说了出来,杨安北也是脸红起来,随后与刘同说道,要请示家中双亲,刘同自然应允。

回家后,杨安北将此事告诉了杨铁山夫妇,两人听闻自己儿子当了将*,还带回来一个儿媳妇,那是高兴地合不拢嘴,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很快,杨安北与刘二娘成了亲,此后两人生下一对龙凤胎,一家人过得幸福美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