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石河子地区公安局的一间看守所里,关押着一个杀人犯,枪杀三人,却得到了众多人的同情,甚至连看守所的人也说:

“这个犯人很老实,不像是做过大恶的人”

法院提审后,她在法庭上难掩激动,语无伦次,数度掉泪,惹得在场的所有人心软不已,她的案子曲折复杂,审判结果也由死刑转为有期徒刑。

《人民日报》曾发文替其“伸冤”,无数人为其“求情”,她,就是蒋爱珍,这个“老实”的女孩为什么要枪杀三人?

还能得到同情获得减刑吗?

这其中的因缘故事,听后令人唏嘘。

天真无邪的少女

蒋爱珍自幼就是一个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浙江老家,蒋爱珍有着众多的兄弟姐妹,上世纪5、60年代,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富余,

蒋爱珍的父亲,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着这一大家子,蒋爱珍从小就懂事,经常帮父亲做事,帮母亲干活,

年,蒋爱珍16岁初中毕业,她没有找到事情做,待业在家,恰逢大哥蒋根土即将从部队转业,到新疆农垦兵团参加工作。

蒋爱珍在家里无所事事,母亲又要到蒋根土家里帮忙做家事,便吵着要一道去,大哥蒋根土执拗不过,只有应了她。

可是去做什么呢?

当一个“农垦战士”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去种地的,大哥舍不得妹妹吃苦,他在一个团里当财务科科长,提出要给蒋爱珍安排一下,

蒋爱珍害怕别人说闲话,拒绝了大哥的帮助,宁愿自己一个人去闯,她身上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在新疆农垦兵团的日子,蒋爱珍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一个从江南来的姑娘,扛着锄头在池塘挖泥,和男同志一起修水库,

晚上的时候,还会帮别人洗洗缝缝,一点没有姑娘家的娇气,蒋爱珍靠着自己的勤劳能干,连连被评为“先进分子”,受到嘉奖。

来到新疆的第三年,18岁的医院去工作,医院的护理员,因为其工作积极,思想进步,

年,医院的第二年,蒋爱珍加入了中国共产*,医院的*支部委员,兼任团支部书记,

医院,还连连获得任命,蒋爱珍也因此被戏称为“直升飞机”,可蒋爱珍的心里毫不在意,自己一没靠关系,二不投机取巧,一切都是她努力得来的。

大哥蒋根土十分心疼自己年纪尚小的妹妹,医院过得不顺心,医院的*支部副书记张国*,要他多照顾一下蒋爱珍。

张国*过去和蒋根土在一个部队里,都是老战友,张国*二话不说答应了,平日里像一个哥哥一样地关心蒋爱珍,还热情地帮助她进步。

有什么问题,张国*都出手相助,俩人也因为*支部的工作,平日里走得比较近,蒋爱珍天真无邪,根本没想那么多,可是却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了。

凭空捏造谣言四起

医院的*支部书记张国*,过去因为工作上的问题,曾和同事李佩华和谢世平之间闹过矛盾,这件事一直令俩人记恨在心,

为了报复,李佩华和谢世平一直在找借口,试图扳倒张国*,可是张国*平日里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婚都没有结,俩人根本找不到理由攻击张国*。

蒋爱珍的出现,令俩人看到了机会,一日,张国*正在指导蒋爱珍的工作,二人靠得很近,恰巧被谢世平看到了。

他立马就去找了李佩华,一番商议过后,李佩华斩钉截铁地说“这二人,肯定有猫腻。”

可是李佩华觉得也不能无端地猜测,他交待谢世平,时刻盯着张国*和蒋爱珍。

医院的药房里工作,取药窗口正对着蒋爱珍的值班室门口,可以看到每一个进出值班室的人。

想要搞臭扳倒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生活作风问题上弄臭他,扳倒他,谢世平和李佩华俩人深知这个道理。

年3月18日,医院请假,准备回浙江老家探亲,得到了批准,同事们纷纷请蒋爱珍带特产回来,什么金华的火腿、绍兴的*酒、西湖的龙井,在新疆都是稀有物。

蒋爱珍一一应允了下来,还带了葡萄干,准备给家人和亲戚带回去,这天晚上,同事们和她吃了一顿饭,当做送行饭。

医院,已经很晚了,蒋爱珍准备在值班室睡一晚,第二天好直接出发,却看到张国*在值班室门口等她。

蒋爱珍第一次独自回家,张国*担心从新疆到浙江一路上路途遥远,特意来嘱咐蒋爱珍注意安全,这一小小的举动,被谢世平看在眼里。

谢世平立马去找了李佩华,李佩华一听,意识到扳倒张国*的机会来了。

俩人一路向值班室走去,却看到值班室的灯已经灭掉。

难道张国*已经走掉了?李佩华心里懊恼,但他不肯放弃,找来护士长,说自己需要纱布,让蒋爱珍去手术室取一下,好趁着蒋爱珍离开的功夫,进去查找证据。

护士长敲开了值班室的门,即将休息的蒋爱珍听到护士长让自己去取纱布有些疑惑,但还是前去手术室取。

回来的时候,发现谢世平正在值班室里翻来翻去,蒋爱珍没有进去,一个20出头的年轻大姑娘,在这夜晚总归是有些害怕的。

她正准备转身去喊人,眼角的余光瞥到了藏在远处走廊角落里的李佩华,心中的疑惑更加深了,想到平常张国*对自己照顾有加,

她决定找张国*帮忙,医院离开,听到蒋爱珍说的情况,立马就赶来了值班室。

看到谢世平和李佩华二人将蒋爱珍的床翻得乱七八糟,他大声质问“你们在这里干什么!”李佩华二人看到张国*,冷笑一声说到

“干什么?我们来这里‘抓*’来了。”

张国*不解,抓*?他又问道“抓什么*?”

李佩华看不惯张国*抵赖的神情,说:“什么*?当然是‘好色的*’!”

说完,李佩华的眼睛扫视着张国*和蒋爱珍二人,二人立马明白了,蒋爱珍当时就觉得委屈,张国*觉得莫名其妙,他喊来了*支部的书记和几名委员。

在*支部书记的见证下,蒋爱珍的屋里,找不到任何关于张国*在这里过夜的证据,那是自然,张国*只把蒋爱珍当作妹妹,传他和蒋爱珍发生关系这种事情当然是子虚乌有,

找不到任何证据,张国*这是再问李佩华二人,“看清楚了吗?找到证据了吗?”李佩华闪闪躲躲,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这一晚的事情,蒋爱珍虽然觉得委屈,但是她内心无愧,看着李佩华二人灰溜溜地离开,她也就没在放在心中。

话说李佩华二人在屋里翻箱倒柜,没有找到任何痕迹,眼看扳倒张国*的大好机会即将溜走,二人决定,一口咬定张国*和蒋爱珍那晚在值班室做过什么,

至于事情接下来会怎么发展,李佩华压根就没想,他只想先把张国*的名声搞臭,就算真没什么,以后别人看张国*的眼光都会不一样。

这就是谣言的危害,一句话一件事可以使一个人的受信任度降到最低,狠于刀,利于箭,伤人于无形。

谢世平便向团部*委告状,捏造事实,诬陷说张国*昨夜在蒋爱珍处干了不可告人的事情,

李佩华的老婆戴淑芝,谢世平的老婆钟秋更是到处散布谣言,“昨天在值班室的床上,捉到了一对‘大鲤鱼’。”

谣言一旦传起来,便会越来越夸张,甚至连更加详细的细节都传了出来,蒋爱珍一个未出嫁的大姑娘,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

不堪污蔑精神崩溃

回家也不回了,蒋爱珍18日一整天都没有出屋子一步,一直躲在里面哭泣,饭也不吃,一连3天,直到大哥蒋根土赶过来劝她,

她才开门勉强吃了点东西,见到大哥,蒋爱珍哭得更伤心了,大哥是相信她的,他对蒋爱珍说“你是共产*员,你要坚强,相信*组织。”

听了大哥的意见,蒋爱珍向组织上反应,可是她又能找谁呢?

最后只好找了收到谢世平告状的团支部*委来主持公道。

团部医院调查,组长是杨铭三,这个杨铭三,也是张国*的死对头,平日里张国*到团部开会,俩人闹过几次矛盾。

杨铭三就记在了心上,这次团部*委派人来调查,杨铭三自告奋勇,就是像来这里找到证据然后处分张国*,

蒋爱珍还以为杨铭三是来给她主持公道的,哭着向他喊冤,杨铭三用一副不在意的口气说“有的话,就承认,跌倒了再爬起来嘛。”

杨铭三的话令蒋爱珍心如死灰,本来以为组织可以帮自己证明清白,结果不分青红皂白地直接让自己承认,

接下来几个月,蒋爱珍过的生不如死,医院的走廊里,楼梯上,到处贴满了控诉蒋爱珍“罪行”的内容,污秽不堪。

蒋爱珍一句话不说,默默上班,经常有人在她身后跟踪监视,同事们也离她远远的,有个别人出来替她打抱不平,也会被杨铭三打压,

走到哪里都有人对她指指点点,当事人之一的张国*,早已经被羁押起来,终日审问,精神处在崩溃边缘的蒋爱珍,再也没有一个人肯接近她了。

谢世平和老婆钟秋,更是每日在值班室外面的走廊里大骂,还说着肮脏不堪的话语,蒋爱珍站在门口,一言不发,

一天晚上,蒋爱珍突然一个人在屋里大喊“冤枉啊!冤枉啊!”

然后就跑了出去,在寒冷的野外,穿着一件单衣,伫立了整个晚上。

精神的极度折磨之下,蒋爱珍被医生诊断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经常一个人一边大哭,一边嘴里喊着“妈妈,妈妈”

打靶机会获得武器

蒋爱珍不是没找过组织,医院来的工作组,她还去找了团长,找了上级派到团里工作的李队长,可得到的回复都是:要她相信组织,相信*。

后来她想明白了,医院护理员说的话,哪里会有人相信,杨铭三作为工作组组长,肯定比她说话有分量。

8月,工作组召开了针对蒋爱珍和张国*二人情况的会议,由杨铭三主持,会议的内容可想而知,会上李佩华不但污蔑蒋爱珍当上*支部委员靠的是张国*

还骂道“蒋爱珍你不要装傻了,你要是真傻,为什么不去死呢?去跳河,去撞车。”

谢世平还申请对蒋爱珍进行妇科检查,看看她还是不是处女。

会议结尾,杨铭三作出总结,准备将结果向上报告,开除蒋爱珍的*籍,将她拉到其他地方进行劳动。

晚上,绝望的蒋爱珍再也想不到其他办法了,她写下了2封遗书,一封给大哥和父母,一封留给张国*,准备就此了结自己的性命。

一个偶然的消息,让她改变了主意。

因为有一个医生临时有事,医院通知她前去代替打靶,29日一早,领到枪和子弹之后,她看着手里的枪,

为什么我要自杀?为什么我不能用枪消灭我的敌人?

蒋爱珍的眼睛,透出了坚毅的目光,她将子弹压上膛,医院走去。

来到内科室,一推门就看到了李佩华,想到他这些日子以来对自己的污蔑,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上来了,蒋爱珍叫了一声,“李医生”

李佩华转过身来,还没能反应过来,蒋爱珍就将枪口对准了他的额头,说“你不是要我死吗?我要你先死!”李佩华应声倒下。

蒋爱珍立即转身离开,去寻找其他人,走廊里,谢世平的老婆钟秋迎面走来,蒋爱珍又一枪毙命,听到枪声,正在办公室里的李佩华老婆戴淑芝推门出来,

还没反应过来,蒋爱珍就向她开了一枪,戴淑芝也毙命,留下戴淑芝的儿子在一旁,蒋爱珍并没有对小孩开枪,此刻她并没有丧失理智。

“还有谢世平”蒋爱珍心想,在医院走廊里转了2圈,也没有找到谢世平的人影,她不知道谢世平正躲在手术台下面瑟瑟发抖,

最后,大哥蒋根土赶来,还有几百人都围了过来,蒋爱珍在劝说下,终于是丢下枪被逮捕起来,关押在石河子看守所里。

事情的结局可谓是一波三折,本来蒋爱珍枪杀3人,性质恶劣,法院已经审判她死刑,但是随着《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蒋爱珍为什么杀人?》

将审判的结果完全改变了,《人民日报》将蒋爱珍杀人的起因和经过详细地做了报道,社会各界群众纷纷为蒋爱珍打抱不平,认为判决不公。

蒋爱珍不是没有寻求正义,只是在正义被掩盖的时候,她无计可施,走投无路之际开枪杀人,年就被关押判刑的蒋爱珍,终于在年获得重申,由死刑改为15年有期徒刑。

年,蒋爱珍由于表现良好,被提前释放,她回到了老家绍兴,医院工作,她还是一样的,处处抢活干,第二年被评为了先进工作者。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谣言的可怕之处在于隐瞒真相,同时用无中生有的事情来孤立个人,使其脱离社会,甚至成为社会攻击的对象。

蒋爱珍的事情也告诫我们:无风平起三尺浪,事因古怪宜参详,生来长舌多悲恨,非是颠倒遗祸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