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院搬来一家小诊所,悬牌名曰“中医世家”,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如今,大医院跑,看个放心与踏实,如此的小诊所能存在下去吗?事实是几天后这里就门庭若市了,每日来把脉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还排起老长的队。这中医究竟有何秘诀能赢得如此高的人气?大夫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戴着眼镜,长着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儿,和他相识后在不断深入的交谈中,他言谈话语中总爱说一句“这看病正如做人,诚信是根本”,而这也正是他家——一个中医世家祖传下来的秘诀。

(一)

祖传秘诀,又是从何时而来呢?

他说他的曾祖父叫根福,他的祖籍家乡在的那个地方盛产“豆腐”,曾祖父年轻时学得这一手艺就独自闯荡县城开店做生意,只可惜生不逢时,那个时候日本人正在开始大举进攻山西,县城的人也越来越少,生意逐渐显得萧条起来,根福也赶紧卷铺盖回了家。

根福在外闯荡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回到村子里,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当时谁也不愿意当村长,乡亲们就推举根福当村长,主持村子里的日常事务。那段日子,应酬与杂务不断,从前方败退下来的溃*经常三五成群地跑到村里来,要吃要喝,哪拨儿都得罪不得,可不几日,村子里又开来了一支队伍,穿着装备都比较简陋,可精神劲儿足,这支队伍人们称作是“八路*”。

(二)

乡亲们对这支队伍越来越有好感的原因是他们对百姓秋毫不犯,在周边空气日益紧张与战事准备中竟腾出时间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有一天一个当官模样的人称“指导员”的长官来找根福村长,说:“队伍需要做20双*鞋”,问能否完成任务。在外闯荡过的根福自知这兵荒马乱年月行事的艰辛,稍有不慎就会遭来祸端,部队要你做岂敢说完不成,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指导员居然掏出几块银圆作报酬,这可真应验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这是支好人队伍。根福忙不迭地回拒:“我不要,不能要,能为咱队伍做事是荣光。”指导员和蔼地笑了:“我们八路*是有纪律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根福只得收下,当然有这雄厚资金作底这项任务就更好完成了,村民生活这么贫穷,能挣点钱的差事都会争先恐后做的。

然而谁承想,这支队伍第二天一早就接到紧急任务开走了,待到十余天后,根福从妇女们手中收回沉甸甸的新鞋,真不知要到哪才能交给这个指导员,钱货两清,诚信可是咱晋商生意人流传下来的传统啊。去哪儿找人?那一段时间成为根福苦思冥想的头等大事。

(三)

离村四十余里的山那边一个叫牛岔子的村据说也开来一支队伍,人说也是“八路*”,根福动了脑筋心想会不会是咱村遇着的这支队伍,他带了鞋踏上寻找的艰难历程。一路上兴奋地浮想联翩,如何遇上那个八路*指导员,如何把鞋如数交还并回以非常满意的笑容,还再给几句称赞,可去了牛岔子村才知道,的确是有一支八路*队伍驻扎过这里,可不久就开走了。根福打听得知这样的消息不禁对天长叹:“唉!又扑了空了。”他在短暂的绝望后又从当地村民嘴里打听到更多消息,这支八路*队伍前些日子在附近山里跟日本*子打了一场残酷的硬仗,日本*子把飞机都用上了,后来八路*因寡不敌众就主动转移了。自己该怎么办?是打道回府,还是继续寻找,继续寻找应该到哪里找,总得找见队伍把鞋交还人家吧。

根福在周围到处打听八路*的去向,村里人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根福决定在村里住几日,八路*是从这儿走的,说不准还会回来。他白天帮一大户人家干活儿混口饭吃,夜晚就寄宿在一座破庙里与看庙人为伴。不几日后他和村里的一些人就开始熟惯了,和大家闲聊中就获知了更多的消息,原来那场战役后,有几名八路*战士负伤了,伤员中还有一个指导员就隐藏在一户村民的地窖里。根福经过千方百计打听寻找,终于见着这个指导员,令他喜出望外的是正是他要找的指导员,指导员也颇为感动,拍着他的肩膀一个劲儿说:“你真是好人呐,能不辞辛苦百转千回把*鞋送来。”接下来就拟定了一笔更大的购销单子,指导员又掏出十几块大洋,麻烦根福回村再发动妇女做50双*鞋,根福欣然领受了这个新任务。

(四)

有前面的工作作底,这一次自然就容易招到更多妇女投入到做*鞋的行列。大约半月左右,*鞋就都做妥了。指导员临走时特别交代千万不要让更多人知道他在这里养伤,根福就给自己准备了两个箩筐,里面装好鞋,上面进行了伪装,用扁担挑着悄没声儿地又踏上前往牛岔子村的路程。

时令已进入夏天,四下田野庄稼和杂草茂盛,他孤独的一人走在深山的羊肠小道,这六月的天气真如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烈日炎炎,顷时就迎来阵阵山风,看样子马上要面临一场大雨了。可不能把*鞋淋湿,咱买卖人讲的是诚信,人家给足了咱钱,咱一定要把崭新的鞋交付人家。这样想着,根福就快步跑起来,跑呀跑,气喘吁吁又汗流浃背,又一阵更大的山风吹来,浑身感到凉飕飕的了。刚一会儿,浓云压过来,大雨说来就来了,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山洞,忙不迭地跑过去避雨,雨急像箭镞乱射向大地,顷刻间眼前的一切就笼罩在水雾弥漫中,白花花天地间扯起一张无边的水网。两袋烟的工夫后,雨是停下来了,但天也渐黑下来,根福又急着快步开始赶路了,殊不知刚走出不远就发现一匹老狼领着两个小狼崽迎着他小跑而来。如何是好?他惊出一身冷汗,这荒无人烟的地界,肯定是别无选择了,只得壮胆硬撑了,他挥舞起扁担主动与狼拼杀起来,几个回合过去,发现老狼总在呵护小狼崽,聪明的根福决定从这个软肋下手,于是就迅猛地拿扁担朝两个小狼崽打过去,小狼崽惨叫着逃走了,老狼也跟着跑过去驻足看他,根福顺势挑起两个箩筐快速逃离了这儿,走出一截路后,回头还能看见三只狼眼闪着蓝幽幽的光,揩一下满头的汗水,吧嗒吧嗒直往地下滴。

(五)

来到牛岔子村,根福找见八路*指导员,劳累与紧张的情绪被喜悦冲涤得有些失控了,那心情就像找着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他不禁号啕痛哭起来。指导员安抚一番,又特别安排一顿丰盛之餐款待他,然而,谁知道当天半夜根福就病倒了,上吐下泻,发起高烧,一个劲儿喊“狼来了,狼来了”的胡话,可这山村缺医少药,把指导员可给急坏了,只得找来当地一个略懂针灸的土医生给治疗,土医生看过之后一个劲儿说:“这病是发摆子,我的医术是不行的,赶紧想办法吧。”指导员立即组织几个战士捆扎担架,连夜送往太行医院。几天后根福的病就减轻了,他知道这条命是八路*给的,更感动于这里医护人员热情周到的照顾。根福病愈后向组织提出要参*,要学医,家乡的父老乡亲多么需要这样医术高明的好医生啊!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就清晰了,根福到了医学班学习,特别迷恋中医,从望、闻、问、切四诊法开始学,直至后来成为一名好中医。小区院的中医大夫讲,自此以后他们家族就秉承曾祖父一以贯之的“诚信”原则,将其熔铸于行医治病的全过程,代代传承,这就是他这个中医世家的施医之道,秘诀所在。

(尾声)

与中医世家的传人聊天,方更懂得做人应有的追求之境,难怪前来就诊看病的人趋之若鹜,这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老一辈革命者凝练成的优良传统,最容易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共鸣啊。

作者:郝首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