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1207/4304133.html

"香在囊中藏,心神皆可安"

中药香囊疗法源自中医“衣冠疗法”,是利用芳香药物“通经走络、开穹透骨”的作用,通过口鼻吸入和皮肤、经络穴位的吸收,疏通脏腑经络体系,对人体进行调节,从而发挥避秽浊、防御疾病的功效,也就是俗语说的“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佩戴香囊既是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体现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帝内经》

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

中医学有“治未病”的观点,《*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未病防避,是古人摄生重中之重。对于平时体弱多病的人,要注意适当用香药培元固本,以増强抵抗病邪入侵的能力。在疫病预防方面,古人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方法,像避瘟丹、普济解疫丹、*箭羽方、蕾香正气散、苏合香丸等,均是防治疫病的名方。

古代中国疫病防治史中,芳香药物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芳香化浊类药物进行避瘟,是古代医家的重要思想,中医温病学家叶天士认为“未受病前,心怀疑虑,即饮芳香正气之属,毋令邪入为 义”;清初医学家喻嘉言指出“病前预饮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入”。

孙思邀的《千金要方》中列举了辟温方36首,书中的辟瘟杀*丸等,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以芳香之品为主,这些药方既可燃烧,又可戴,还可吞服,具有避免邪*、防止“卒中恶病及时疫”之功。

古代避瘟神器——香囊

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我国发生过多次疫病的流行。从文献记载来看,作为外用的中药香囊,有辟秽避疫的作用,也是古人应对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当前全国多地疫情爆发,古人用香包直接杀灭空间病*的方法很值得学习。因为即使停工、停课,也不能停住病*在空气中的流动,戴口罩能相对隔离灰尘及飞沫,但口罩没有杀灭病*的功效,不能 挡住病*的入侵。中草药香包能散发出带有大量负氧离子的中药气味,杀灭漂浮在空气中的病*。

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医大师王琦院士明确指出:“通过中药的挥发性物质,芳香避秽,改变病*依附的生存环境。”

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黑龙江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中的预防措施,将中药香囊列入其中。

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中药防治方案,空气熏蒸法预防,也建议使用沉香、艾叶、苍术、菖蒲等香药净化空气。

北京市民居家防治流感中医药手册中介绍:个人可佩戴中药制作的防疫香囊,防疫香囊常用中药:大茴香、白芷、山奈、艾叶、肉桂、丁香等适量,选3至5种研成粉末装袋。

香囊可戴在胸前或在家中悬挂,让周身沐浴在草本香气中,《*帝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疫观,长期戴辟瘟香囊,能芳香理气,使人体气机调畅,气顺则神清体健。特别适合于婴幼儿、学生*、上班族、老年人、体弱易感者以及养生保健人群。

此次开设直播,香香老师用丁香、佩兰、藿香、艾草等草药制作端午驱疫香囊。

听一听香香老师谈端午风俗及养生;学一学心灵手巧的制作技艺;品一品驱疫香囊的清雅芬芳;看一看历朝历代的香囊之美;寄一寄无限祝福与美好愿景。

三小时的直播,我们徜徉于数万年端午节气的民俗文化中。

端午香囊,富含植物药香,提神醒脑祛瘟疫

香囊使用小提示

香囊如果完全开放悬挂佩戴,能维持使用一个月。若不品闻佩戴的时候,需要把香囊密封包装放入盒内,置阴凉干燥储存,需要时再以启封。

香囊防护小贴士

口罩熏香、闻香两用。可以先把药包取出,放入口罩中静待一分钟,让口罩沾染上草本的芳香,驱避口鼻病气,戴上口罩闻之感觉心安神宁。再把药包放在香袋里面扎紧,挂在身上或包上,香飘一整天。

扫描海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