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 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重复?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从一个5岁的男孩身上,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个男孩反复把一个玩具丢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又反复去寻找它。他把这个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或许你会觉得,这只是小孩子的游戏,但其实,大部分的成年人身上,依然存在强迫性重复的行为。

“爱情这么美,我为什么总是在分手?”

有一位来访者阿季,32岁,打扮靓丽,穿衣得体,也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女孩,开了十几家服装连锁店,这样的条件不可谓不好,但至今单身的原因居然是——每段感情都持续不久。

短则俩月长则半年,没有一段感情是超过一年的。

经过了解,发现她在恋爱中,总是处于多投入与付出的一方;老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就连吵架时,也总把“我是为你好”挂在嘴上。

她习惯性地安排对方的一切,工作,生活,甚至连男朋友面试的简历也是她准备的。男朋友做不完的工作她也直接帮对方做完,并且觉得自己帮了大忙。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这样离开我可怎么办啊”。

做一个别人的承担者,当然是很累的事情。再轻松的关系,也会变得令你不堪重负。

结果呢,每一个男朋友都因为受不了她这种行为,选择了分手。

聊到这里,我突然想起金庸老爷子笔下的穆念慈,明明看到了杨康的本性,是哄她骗她,还觉得自己一定能改变杨康,结果还为他付出了生命。

经过深入交流,她回忆说,小时候爸爸工作不体面工资低,家里的担子都压在了妈妈身上。阿季的母亲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总是当着她的指责父亲。

父亲性格懦弱,他对妻子唯唯诺诺,私下里总向阿季抱怨她母亲的不是。

上学后,妈妈忙于店里的事,每次开家长会,都是由父亲去,阿季觉得懦弱无能的父亲让她很丢脸,渐渐地开始故意疏远父亲,有时她还会和母亲一起指责父亲,过后又觉得内疚。

所以长大后阿季在与男性相处的过程中,一直充当着拯救者的角色,这来源于她无意识中要拯救父亲的愿望。

当这样的愿望达成,她会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弥补内心对父亲的歉疚感,但因为她拯救时是希望对方变得更好,希望对方像完美父亲一般来照料自己。

心理学上一般称这种行为为:拯救情结。

所谓情结,就是以往经历的创伤,郁于心中,未被疏解,隐藏根植在潜意识的深处。

并且,它会控制我们的情绪、感受和理性,让我们作出和以往一模一样的选择。

这就不难理解,阿季为什么一直在“重复”:不管对方愿意不愿意,或者有没有这样的能力,都要把对方塑造成自己要的那样。

情绪的背后,是“情结”在作怪

潜意识情结,真的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吗?

是的,就像我们之前写过的伊能静。因为小时候父母的重男轻女,长大后被送到乡下养母家寄养,却被养母用脚链把她拴在摊位边。无奈投靠到香港大姐家,又被患有轻微精神疾病的姐夫*打,还被喂吃狗粮。

父母的抛弃,寄人篱下的悲惨,这些遭遇和痛苦,让幼小无助的伊能静开始认同自己是个“弃婴”:我好可怜,我没有价值,我对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罪恶感。

对抛弃的恐惧,低自尊,受害者思维,不知不觉中根植在她的内心和潜意识里,慢慢的这些情绪就形成了“弃婴情结”。

成年后的伊能静,也在无形之中受到“弃婴情结”的困扰。她渴望在爱情中寻求爱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