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旭,男,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年“人才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 批全国 中医临床人才”,年“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李培旭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他长期从事中医医疗和研究工作,擅长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痛风性肾病等,以及一些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

他历任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助理、医*科长、心肾病区主任、肾病研究室主任,兼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创立了“肾有实证论”,倡“肾病升降失常说”、倡“穷必及肾说”;提出肾病治疗,三因制宜、慢性肾炎,久漏宜通、慢性肾衰,升补元气等的理论观点;总结创制治疗肾病验方71首;率先开展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研究,组织编写了我国 部中医肾脏病专著《中医肾脏病学》;发起成立了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是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奠基人之一。

李培旭倡“肾病升降失常说”,提出“升降出入”是肾脏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肾脏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重要体现。中医的肾脏与西医肾脏是指同一脏器,只是认识的角度和方法不同,而出现了一定的区别,但其实质是一致的。肾脏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都是通过升降出入来完成的,都是通过不断的升降出入,才保证了肾脏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一旦肾脏的这一升降出入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异常的病理变化,而发生肾脏疾病。因此,对肾脏病的治疗,升降出入既是治病用药的总纲领,也是贯穿于肾脏病治疗全过程的总治法。

同时,李培旭还倡“穷必及肾说”。他谈到,《景岳全书·虚损·论证》曰:“虚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这是说外邪伤及机体,邪气会由表入里,病情会由阳经传人阴经;而五脏疾病,在其病变过程中,日久则会伤及于肾,造成肾脏病患。肾主一身之阴阳,肾之阴阳是各脏腑阴阳之根,肾阴滋养五脏之阴,肾阳温养五脏之阳。所以,五脏病无论阴虚、阳虚,日久都会伤及于肾,导致肾阴、肾阳虚弱。再从现代医学来看,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紫癜、乙型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疾病日久也都会伤及于肾,造成肾脏病患。“穷必及肾”不仅揭示了一些疾病的发展演变规律,并且为一些肾脏病的治疗采取“多脏合治”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明辨证因创新方

李培旭在治疗肾脏病过程中,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他创造的新方多是在明辨证因的基础上,参考古方,精选药物,讲究配伍,然后通过多次实践,把方剂相对固定下来,举隅如下:

急肾宣解汤

组成:桑叶15g杏仁10g桔梗10g牛蒡子15g金银花10g连翘10g鱼腥草30g(后下)冬瓜皮30g玉米须3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轻清宣上,解*利水。

主治:急性肾小球肾炎。证系风热袭肺,水湿泛滥。

慢肾化利汤

组成:益母草30g泽兰10g地龙20g当归10g穿山龙30g仙鹤草20g炙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证系瘀血阻络,血瘀水停。

膜性温肾利水汤

组成:淡附子15g(先煎)桂枝10g生晒参12g泽泻10g车前子30g玉米须30g水蛭10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肾助阳,利水消肿,逐瘀通络。

主治:膜性肾病。证系肾阳虚弱,水湿停留,瘀血阻络。

系膜清化解*汤

组成:*柏15g焦栀子10g萆薢15g独活10g防风10g炒苍术15g土茯苓30g蒲公英20g生地*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化湿热,祛风解*。

主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证系湿热*蕴,肾失封藏。

局灶益气活血清利汤

组成:生晒参12g炒白术15g云茯苓15g当归10g炒白芍15g川芎10g泽兰10g益母草20g石韦15g玉米须30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活血,清热利湿。

主治: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证系脾肾气虚,络脉瘀阻,湿热内蕴。

狼疮清解通络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30g蜈蚣2条(去头足)忍冬藤30g乌梢蛇10g水牛角30g*箭羽20g菝葜30g丝瓜络15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凉血通络。

主治:狼疮性肾炎活动期。证系*热内蕴,瘀血阻络。

癜期透热汤

组成:水牛角30g生地*10g玄参12g金银花12g连翘12g焦栀子10g蝉蜕10g柴胡10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营凉血,解*养阴,透热转气出卫。

主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紫癜期。证系热入营血,伤及血络。

糖肾滋降通络汤

组成:玄参20g生地*15g麦冬15g芦根20g天花粉10g知母10g赤芍15g丹参15g水蛭6g红景天15g绞股蓝15g葛根15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清热,活血通络。

主治:糖尿病肾病。证系阴虚燥热,血瘀络阻。

痛风清化解通汤

组成:萆薢20g威灵仙20g络石藤20g忍冬藤30g炒僵蚕10g制乳香10g土茯苓30g浙贝母15g炒大*10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化瘀,通络通腑。

主治:痛风性肾病急性发作期。证系风湿热*,痹阻络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