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m.39.net/pf/a_7082970.html

先生每年休假,都会选择国庆节来苏州。苏州的十月,不冷不热,红瘦绿肥,生机盎然,的确是度假必选的好地方。

西宁今年疫情没断过,我和先生第一次买了票,却被通知因疫情列车停运。我们只好退票,耐心等待。半个月后终于等来好消息,我们便以最快速度买票上车,来到苏州,开始长达两个月的假日生活。

苏州东傍上海,南接嘉兴,西邻无锡,北望南通。是一座有着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她自带江南独有的婉约、雅致、柔美,来过,便不想离去。

所以我们选择了定居这里,享受生活。先生四年后才退休,现在只是提前体验退休生活。

睡到自然醒,煮碗阳春面,再去苏州湾看太湖水。先生在前我在后,慢慢地走,悠悠地转,听鸟儿叽喳歌唱,看草儿摇头晃脑。草坪里最耀眼的车轴草开了粉白色的花,摘一朵,放在鼻子下面闻闻,好香!有点像丁香的香气。前面又是一片油亮亮的绿,这鸡眼草的叶更小,一堆一堆地挤在一起,绿得晃眼,不明白她们怎么会在长在初冬的地盘上。路边的一排球形绿植,有的枝叶茂密,有的稀疏,走近才会发现,密的是冬青,疏的是茶梅,茶梅结满红色的花苞,有的正在怒放,本以为是红花,看到的却是雪白的花瓣。不管怎样,初冬可以见到的花已经不多,所以在她开放的这些日子里,我会天天来看,彼此相伴一个花季。

卫矛长得有些奇怪,每个枝条上长有四片木栓翅,也叫“鬼剑羽”,秋叶及蒴果皆为红色,这种全副武装的树枝因为从来不曾见过,所以就特意记住了她的名字。至于卫矛的花长得什么样,我没见过,不过将来会有机会看到,她长在这里,我住在这里,总有一天会相遇。

每天走着相同的路,心情却是不同。通向湖畔的小径有一个坡度,抬头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色彩丰富的几棵枫树。近两个月的时间,枫叶由绿到红,由浅红到火红再到深红,并非统一的色,浅浅深深,参差不齐,做不了一团火,却成了一幅画。拍几张,放进抖音,可以漂亮很久。

银杏挂着万枚果实,撒了一地黄金。那么浪漫的叶子,始终没有捡些回家,或剪贴成一幅画,或折叠成一朵花,有些遗憾。街边新栽了三色堇,黄的鲜亮,紫的高雅,白的素净。叶片独特,双色更好看。风来的时候,她会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引人侧目。

偶尔,我们会走得远一点,从苏州湾北坐地铁四号线转二号线到山塘街。山塘每年都去,游客多,有很多卖丝巾的店,价位适中,我前些年买过。痴迷甜食的我也会买一些那里的苏式小点心:雪花酥、猪油糕、枣泥麻饼、棕子糖、重阳糕、云片糕、青团等,买过的老字号有乾生元和采芝斋,下次可去尝尝黄天源的点心。那些破旧的弄堂,斑驳的门窗,向人们讲述着枕河人家的故事。巷子里的脚步不急不躁,一切刚刚好。丝巾不买,梨汁不喝,要一份生煎,两碗桂花粥,便饱了口福。

古镇总是要去的,周末一家三口驱车来到依山而筑傍水而居的木渎古镇,走在街上,见一处水果干果店,买了甘蔗和炒花生,花生刚炒出来,带着余温,九块五一斤,价格公道,香味十足,没有掺一粒去年的陈花生。边走边吃,花生皮和甘蔗渣放进另一只手中的垃圾袋。干净的街道总能看到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的身上永远散发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淡淡的暗香,有心的路人,总会有所发现。

古镇的河流四通八达,依街而卧的香溪河上,伫立着一座座古桥,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永安桥、西津桥、南街廊桥、虹桥、斜桥等无不如此,香溪桥最有名。香溪桥坐落于香溪河上。相传香溪原本没有名字,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增筑姑苏台,西施在馆娃宫中梳妆沐浴,所用之水流入这条无名小溪并散发出阵阵香气,故称之香溪,香溪桥建于香溪之上,由此得名。

吴越争霸时的刀光剑影,也早已成为渔樵闲话。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古宅深院,小桥流水,烟柳婆娑,它们似乎诉说着一座座私家园林的起落兴衰。严家花园,在一百七十多年中换了三代主人。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在此居住;道光八年,沈氏后人将其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光绪二十八年,木渎富绅严国馨将其买下,更名羡园,俗称严家花园。花园门对香溪河,背靠灵岩山,登楼凭窗,可远瞩天平,近望灵岩。也可在四季园中的春园观玉兰;夏园依荷塘;秋园赏桂花;冬园看小雪。

虹饮山房,是清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的私家园林,有着“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素有“民间行宫”之称。乾隆下江南时到光福,路过木渎数次驾幸,在此弃舟登岸,游园看戏听曲。刘墉也曾两度下塌虹饮山房,与主人相交甚欢,这里处处留有他的墨宝。

虹饮山房主人徐士元,一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常和友人诗酒为乐,因酒量极大,又因宅园毗邻虹桥,故而号称“虹饮”,也就有了虹饮山房的园名。

虹饮山房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处明代园林组成。西园为秀野园,东园即小隐园,是清末“刺绣皇后”沈寿的故居。沈寿从小和姐姐一起跟随祖母在此学习女红,十四五岁便绣出了名。这位初名叫作云芝的女子,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做七十大寿时,因绣品《八仙上寿图》博老佛爷欢心,御赐“福”、“寿”而改名沈寿。就在沈寿病重时,状元张謇根据她的口述完成的《雪宧绣谱》,成了一代又一代绣娘的绣花宝典。

木渎古镇是一本泛着淡黄光泽的毛边线装书,字里行间充满了诗情画意。一河芬芳、两岸桂香,一直续写着小桥流水的婉约与枕河人家的古朴。

美景可慢看细品,也可走马观花,随意就好。今年疫情原因,极少游玩。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于是天天去睦邻坊买鸡鸭鱼肉,水果蔬菜,由我家先生亲自下厨,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再由我品尝点评。先生为了提高做菜水平,经常在手机上学习厨艺,现学现卖,进步很大。他喜欢忙碌,我喜欢清闲,互不干扰。两个月下来,他没变,我胖了好几斤。

天气依然温暖,白玉兰的枝上长出了无数的小花苞,我等了好久,她却没有开的意思。这个时段,岸边的乌桕树叶很漂亮,同时将红黄紫绿挂在枝头,随风飘荡,却没有一丝的艳俗,因为那些颜色仅仅是浅浅淡淡,带着一种江南水乡特有的清秀婉约。坪草之前已经枯黄,下过两场雨后,又长出一茬毛绒绒的新叶,嫩嫩的绿,一片片,一堆堆,一丛丛,争先恐后。给点雨水就葱茏,给点阳光就灿烂,这样的小可爱总会让我心晴,心暖,心悦。这人间,又何尝不是因为它们的清纯无邪而变得更加美好。

时光有些匆忙,我正在秋里徜徉,它却将我塞进冬里。也好,十二月有雪花,也有家乡的烟火。

依依对江南,却有雪域牵。下一个秋季,再来姑苏,约一枚红叶!

END

作者简介:纯子,原名罗春红,陕西大荔人,退休教师。青海省散曲委员会副主任,大荔县诗词曲学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曲学会会员,渭南市作协会员。

*配图、配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华山文学

主办: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编:赵粉绒

本期编辑:王瑞

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1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