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吸血鬼来了,乌方着手引进新系统,却
9月下旬,处于大反攻而且接连取胜的乌军士气大涨。为持续战斗下去,其国防部副部长不惜喊话美国军火商:任何武器都可以拿给乌克兰用,试验装备也算数……此举足以令人瞠目结舌,怎料还有更加令人奇葩之事——乌方的喊话竟然就要应验了。 援引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日前,五角大楼表示,美国计划赶在年7月之前,向乌克兰交付“吸血鬼”反无人机系统,不出意外的话,在几个月内应该签署该合同。此举似乎也证明:即使俄军投入到乌境内的无人机性能再差,乌军终究还是应付不了。 美国《飞行家》网站称,最近在俄乌战场上为俄军带来累累战果的无人机主要为自杀式无人机,这种无人机类似巡飞弹,不仅具备长续航,还能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堪称“物美价廉”。据乌方统计的数据,俄军自本月10日起,共发射了包括24架无人机,以及多型巡航导弹83枚导弹。虽然乌方称,其中的43枚俄军导弹和13架无人机都被击落,但仅靠那些成功击中目标的无人机和导弹就已经严重破坏了乌克兰能源系统的运作。这也是促使乌军玩命引进反无人机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悉,该系统是L3Harris公司所研制的“吸血鬼”“模块化托盘式ISR火箭设备”。整套系统主要由一个四联装发设置、光电导引装置和制导弹药组成。采用的模块化的设计,使其体积更变得小、重量也轻便不少,可以直接安装在皮卡车上,这大大提高了机动性;它的安装也不复杂,一套装备一个人最多需要2个小时即可安装完。 较于常规反无人机系统,“吸血鬼”系统搭载的是激光制导弹药。弹药学名非常高大上,叫做“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可以对地面目标和无人机等空中目标给予打击。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美国下血本,给乌克兰提供如此高大上的装备?但其实,它并非专门设计的防空导弹,而是一款基于70毫米航空火箭弹研制改造的激光制导火箭弹。 最初,它的定位也只是用于打击地面目标,只是后来,随着巡航导弹、无人机等装备威胁日益加剧,美军才开始对其进行升级,就在发动机和战斗部之间,额外增加了一个制导舱段。其性能必然无法和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AIM-导弹相提并论。毕竟二者在价格上就差着十万八千里。因为一个不到3万美元,另一个则高达万美元。 当然,杀鸡焉用牛刀?若是只拦截“见证者-”这类巡航飞弹或者小型无人机的话,还是“吸血鬼”系统更划算。因为这样种做法,成功了就当是赚了,没成功也谈不上太亏。也就是说,这套系统最大的优点也就是经济实惠,质量不够就靠数量凑。 这招是不是似曾相识呢?没错,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就是这么用的。早在乌军展开“大反攻”并很快就尝到了胜果时,国际上就开始对俄乌冲突有了新的猜想:是不是乌军也能成为胜利者的备选项?但这种猜想热度在进入10月份以后就戛然而止了。为什么?因为整个10月,乌军一直都在进行较大规模反攻行动,西方也先后投入了很多武器装备,依然收效甚微,乌“反攻”进展依旧缓慢。从乌军部队进行的多次轮换就可以看出,乌方的损失应该不小。而这背后原因,除了美西方再不愿再拿更多先进准备援乌之外,也与俄军在战术战法上有了新改变相关。 俄军做出的调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动员令”不仅补充了兵源,还提升了武器产能;二是因为俄军开始大量使用自杀式无人机,这对乌军以及乌方境内基础设施形成毁灭性打击。 目前,从乌克兰以及西方的反应来看,以上调整是有效的。回想夏季时,泽连斯基为了获得更多援助,曾信誓旦旦地说过要给欧洲输送电力。可就在日前,乌方又说需要进口电力了……以上种种足以证明:无论是为了降低兵力损耗,还是为了避免民生设施被毁,乌克兰都极大需求反无人机系统。 虽然现在也不能直接说该套系统不好,毕竟战场风云瞬息万变,武器能否发挥作用有着太多制约因素。可问题的关键是:这款“吸血鬼”系统,美军自己竟然都没怎么使用,就要被运到俄乌战场。所以保不齐,这就是美方打着援助乌克兰的幌子,给自家装备寻找实验场地。又或者说,这明显是在借俄乌战场给自家武器装备打广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11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英雄无敌3这才是魔法的克星,教那些魔法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