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解读明夷卦初九爻:

明夷卦,卦、爻、文字

明夷卦讲天象对人和人事的作用。

初九爻,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这句爻辞分为三段: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明夷于飞——在视觉上,太阳和月亮不受阻挠地绕地球转,绕人转。日月照乾坤,阴阳万物生。

明夷——太阳和月亮绕人转。

夷=弓+大。弓为S形,大为人,合起来表示有东西绕人转,人离不开。

夷字溯源

于飞——不受任何阻扰,周而复始的飞行。

于——不受阻扰。

于字溯源

字形1、3、5由“干”和绕曲符号组成,表示不受阻扰,无法阻扰。

垂其翼——向人垂范示意,为人类打开了寻求众妙的两扇大门——阴和阳。

“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太阳代表阳,是最大的阳;月亮代表阴,是最大的阴。“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

垂——垂范。

“天垂象,见吉凶”。

不会说话的天,以各种现象、征兆告诉人们,事物是怎么产生的(凶),又是怎么发展的(吉)。

其——一物(共)两面(二),一分为二,似太极生两仪。

翼——两根不同的羽毛。“其羽可以为仪也”。

羽字溯源

翼,=羽+異,異为异。所以翼为两根不同的羽毛。“圣人象之”,像阴(月)像阳(日),像太极的两仪。

君子于行——“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领导(君)带领它的子民(子)努力(于)效仿(行)。

君——手持权杖(尹)的一方(口)领导(君),放在这段爻辞中,指地球上(口)智慧极高的能看懂天象的圣人(尹)。他们看懂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并带领人们按照天象示意的规律行动,以道济天下。

伏羲画卦

子——子民。

于——努力。克服阻碍。

行——行动,效仿。

三日不食——用天象“三日”提示的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日——群星。天象。

”三日”为“晶”。晶、曐、星,本是同一个字,古人表示天上的群星。

三生万物,三代表生,“日”“生”为星。三又表示多,故为三星(日月斗)、群星、天象。

晶字溯源

象在离,离数为三,象为日。

晶的字形A,把群星归类在东西南北中。“圣人则之”,萌芽了四象,逐步建立起模拟天象的认识糸统。分出了春夏秋冬的天象。

四象、二十八宿

北斗斗柄垂象: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给一年分出个春夏秋冬,以指导生产。

北斗

不食——转变成食物。

不——转变,确立,破旧。

不字溯源

对“不”的本意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飞鸟说。《说文》:不,飞鸟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猶天也,像形。

许慎的这个“不”实际指的是太阳——金乌,下面的三笔像鸟翼、鸟身鸟尾,是向人垂的象。

太阳金乌

用鸟的飞行比喻太阳的飞行,把具象的太阳转变为向上的阳气、能量、鸟之类的象。人效法太阳就效仿鸟,日出鸟儿叫,人起床。鸟捕食,人生产。日落鸟归林,人也回去休息。

此说,与这一爻的爻辞暗合,太阳(金乌)在天上飞,永远不下来。

二,花萼说。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有王国维、郭沫若等人。三角形符号的平顶像雌雄花蕊的顶,下垂的三笔像叶子和花瓣或茎。

到了这种状态,说明生命即将走向反面,转变成新的形态——种子。

花蕊

三,胚根说。说“不”是肧的本字。

种子生了根快要发芽破土了。此说,同样说明生命即将转变成新的形态——苗。

三种说法,都表示事物正在否定现在,即将出现新态。所以“不”是否定的含义。

不的字形特点由倒三角形和一个像箭头的符号组成。三角形一边平于地才是稳态,要以顶立地,甚至要顶对顶而立,确实难稳,需要确立、树立。圣人则之,用鸟代表太阳,用新东西代表旧东西;用“两仪”来代表太阳和月亮;建立起四象、二十八宿来观测复杂的天象;用概念来代表事物。建立起“易知,易从”的认识系统,是人类认识进程的伟大飞跃。

食——天降食物。

天象对食物有决定作用。人们靠天吃饭。

食字溯源

字形1,三角形处在头顶,代表天,左右各两点代表“雨栗”,中间代表食器。表达了粮食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礼物——“天雨栗”,粮食像天下的雨滴。

字形2、3,上面是三角形符号,代表天,下面是食器符号,仍然强调天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字形4、5,上面是三角形符号,代表天,下面像旋转符号,像地。强调天地之间的关系,天文和地理,地法天。

三日不食,人们掌握了天象提示的规律,懂得了天象(斗)与庄稼(禾)之间的关系——科学,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创造了更多的粮食。

有攸往——人类的飞速发展。

有——存在,保持。

攸——加速。

攸字溯源

攸的早期字形像拿着棒棒催人前进。

往——离开。在否定中前进。

主人有言——主要原因是人类掌握了文字,开启了文明时代。

仓颉造字

卦象,下卦离是卦变时由大震临卦变来,由斗(震)变离,从天象(震)变出了文明(离)。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象,人有言。仰观天象(三日),圣人则之,建立起了认识天象的阴阳、四象、二十八宿系统;俯察地理,观鸟兽之纹,圣人则之,发明文字以象万物。

造字

主——关键,主要。

人——人类。

有——掌握。

言——文字。

言字溯源

言的早期字形是一个倒三角和口组成,表示从口中确立的东西,把口口相传转变为文字传承。

创造文字,《淮南子》:“天雨栗,*夜哭”,是件惊天地、泣*神的大事。有了文字人类从此开启了文明时代,相信科学,使生产力大大提高,粮食像下雨一样增长;远离迷信,使神职人员失去了立足之地痛哭流涕。

掌握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成功,记录失败,让人类少走弯路快速发展。

综上分析,初九爻辞讲了天垂象(明夷于飞,垂其翼),圣人则之、效之(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文明肇始(有攸往,主人有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1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