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混江龙李俊出海后发生了什么
李俊隐居于太湖后,因不堪贪官、渔霸压迫,与梁山昔日兄弟扬帆出海,先是占据暹罗国附属清水澳,休养生息,后又攻占金鳌岛,并自称征东大元帅。后来,暹罗国发生内乱,暹罗国国主驾崩,又无世子,李俊兴兵报仇,戡平内乱,被拥戴为暹罗国主。 却说那混江龙李俊本是浔阳江上的渔户,不通文墨,征方腊回来后,不愿为官,与童威、童猛弟兄一起居住于水泊,终日饮酒作乐,快活非凡。 李俊觉得,在这水庄居住,虽然僻静,终是地面潮湿,胸襟不畅,寻个高爽的地方,建造房屋,才是长久之计,于是,众人买下湖边一平阳之地,盖起一二十间前堂后厦,择日搬进新房,置办酒席,款待乡邻,尽皆欢喜。李俊又与众兄弟商量,打造四只大渔船,租给渔户经营,打鱼吃息。 乡宦丁自燮,进士出身,曾拜蔡京门下,为人奸狡贪财,丁忧在家,与新任太守吕志球,臭味相投,一同营私舞弊,共同贪赃枉法。 丁自燮想在渔船上寻些油水,颁下告示,说湖面乃是官府放生湖,不许渔民捕鱼,如有违抗,送官究治。自此,偌大的一个太湖竟成了丁自燮家的鱼池。 消息传开,李俊不平,于是与七个兄弟上了大船,来到湖边,对丁自燮守港的小船一起动手,小船抵挡不住,翻了三只,十来人落水。 丁自燮和那吕志球商量,李俊乃多年盗首,必多金银珠宝,如能抓住,省得零星去取。于是定下计策,要让李俊上钩。 元宵佳节,城内放花灯,与民同乐,十分繁盛,李俊与众兄弟随乡村男女老幼一哄入城。看了许久,李俊等人转到一座酒楼,开始吃喝。忽然,三五十个公差手拿短棒,蜂拥上楼,只有李俊一人措手不及,被绳索绑住,押进监牢。 童威等人溜出城去,派人打探虚实,谁知那吕志球竟要三千两纹银才肯放人。众兄弟翻箱倒柜,才凑够二千两,童威无奈,只好重操旧业,开始做那没本钱的买卖,不想竟遇到了回乡省亲的铁叫子乐和。 乐和听及前因后果,气愤至极,沉思一会,想出了一条妙计。第二日,乐和请花荣之子花逢春扮作建康府王宣慰的弟弟,自己充做虞侯,其余兄弟扮作家丁、随从,各藏兵器,雇一乘大轿,花逢春华服坐上,往吕太守而来。 乐和手执双红全帖,叫门上听事说话,吕太守知道,连忙出来见礼送座。吕太守看那花逢春丰姿俊雅,粉雕玉琢,礼数优闲,一看便是那贵胄子弟。 花逢春称自己随母去天竺进香,乘船路过此地,听闻吕太守乃是名公之裔,斗山文望,于是特备薄礼,前来拜谒。一番客气话,说的吕太守心花怒放,一定要回拜太夫人。 花逢春起身告辞,吕太守送出府门,执意要到码头拜访太夫人。吕太守携着花逢春的手,登上船来,不想童威兄弟捱到太守身边,将其领口封住,拔出短刀,明晃晃的驾在他的脖颈之上。 太守吓得*消胆丧,战战兢兢,乐和叫其交出李俊,太守为了保命,不敢不从。半顿饭功夫,李俊送到。乐和叫吕太守拿出纹银三千,来补偿兄弟,太守应允,随从快到府上,尽数拿来。 乐和觉得不能便宜丁自燮,于是自己扮做衙役,兄弟们扮做随从,让太守带大家前往丁自燮府上。这日正是丁自燮生日,宾客满堂,丁自燮见太守来拜寿,忙迎入厅堂,揖拜坐下,哪知李俊就在身后,忽然上前扭住,丁自燮顿时吓的*不附体。乐和要他答应三件事,方能饶他不死。丁自燮自是依他。 其一,丁自燮需代百姓缴纳当年全郡税粮,书吏书写,太守用印签押,颁布告示,各处张挂。其二,将从居民佃户收刮来的三千多斗米谷分还给他们,其三,以后不准霸占太湖。二人一一承诺,磕头道谢。 回到李俊庄上,李俊惋惜没杀丁自燮,乐和说那种人最为贪财,把他东西分光,胜如将他千刀万剐。 乐和转瞬想到,丁自燮和吕志球吃此大亏,必定报复,中原难有容身之地,不如远走海外。此举正中李俊之意,海中多有荒岛,而且兄弟们又多识水性,出海而去,也省下受那班小人之气。众人齐声赞同。 说走就走,众人将四条大船装满,烧了庄子,*出海。行了数日,来到暹罗国界内的清水澳,李俊等人上岸观看,但见山峦环绕,林木畅茂,中间广有田地,居民零星散住,简直别有世界。 众人问得当地居民,得知此岛无人管辖,只是最近金鳌岛岛主沙龙,常来骚扰,因其暴虐不仁,贪婪无厌,当地居民已是忍无可忍。 李俊与众人商议,选高敞地面,筑成石基,搭起营房,安顿家眷,招集强壮岛民,造起战船,建立旗号,日日操练兵士,不消半年已有两千余人。 这日,忽听远处炮声连连,李俊命令四面埋伏,自己披了衣甲同花逢春、乐和领兵一千,到澳边把守。 只见五只大船靠拢岸口,那金鳌岛岛主沙龙,例卷赤须,*毛遍体,手持大斧扑将而来。李俊挺枪迎敌,斗了十来回合,不分胜负。正在这时,花逢春弯弓一箭射中沙龙右肩,扑倒在地,蛮兵救起,回身就走。 众人挺枪追去,四面伏兵接应,砍杀了二百多蛮兵,抢了三只海船,沙龙乘剩下的二只海船,狼狈逃回。大家乘沙龙喘息不定,箭疮未愈,领兵杀向金鳌岛。 不消半日,到了金鳌岛,李俊催众人上前,子母炮齐发,箭如飞蝗射去,岛上房子本竹笆居多,一时间火光冲天,城内人声鼎沸。沙龙见城里火起,心慌不已,蛮兵也是四处逃窜。 李俊等人先跳上岸,沙龙因有箭疮,拿不起大斧,回身就走,李俊一枪搠倒,童威割下他首级,蛮兵随即投降。 众人来到沙龙宫内,但见金银珠宝不计其数,仓内米谷如山,战马百匹,牛羊成群。李俊大喜,当下大摆筵席庆贺。 次日,李俊自称征东大元帅,用大宋宣和年号,出榜安抚居民。众好汉也各司其职,乐和专管钱粮,商量*务,童威兄弟把守隘口,操练士兵。 暹罗国国主马赛真,乃是汉伏波将*马援之后,承国统已历三世了,为人宽仁柔懦。马赛真得知金鳌岛被宋*攻占,又杀了沙龙,大吃一惊,于是命丞相共涛与将*吞珪率兵三千,杀奔金鳌岛而来。 船到岛边,乐和看出将*面有骄色,兵无纪律,心中便生出一计。这时,共涛催兵杀将过来,李俊挺枪接住,厮杀一会,李俊假装不敌,传令将船退至外洋。共涛大喜,急令兵船开进隘口,靠近城边,开始攻城。 岂料,城墙光滑,蛮兵那里能爬的上去?忽然城上火箭齐发,蛮兵死伤无数,接着炮声震天,李俊从外边杀进,内外夹击,蛮兵进退无计,上岸被砍死,入水则淹死,吞珪被枪戳进海中,因其身穿着铁甲而沉到海底,只剩共涛独自逃走。 共涛逃回禀告吞珪已死,全*覆没,正在惊恐之时,又闻李俊兵临城下,因各岛援兵不到,无人敢领兵出战。马赛真忧愁不已,于是与王妃商议,欲开门纳款,以此来保全性命。 那王妃姓萧,原是东京人氏,后全家被奸臣陷害,逃到暹罗。萧氏嫁与马赛真为妻后,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尚小,女儿名叫玉芝,父母爱如珍宝。 萧妃与玉芝听闻国主要开门投降,决意要上城墙看上一看,或许有退敌之计。二人上得城墙,向下望去,但见旗帜鲜明,兵强马壮,众将士个个如天神一般,威风凛凛。 尤其一少年将官,银甲锦袍,面如傅粉,唇若涂朱,手执方天画戟,胯下金鞍紫骝马,萧妃与公主一时间竟看呆了。 回到宫中,萧妃对国主说那少年将官,仪容俊雅,武艺超群,若未完姻,可招为驸马,一则可保全疆土,二则完了孩儿终身大事,这样不动干戈,便可退兵,岂非两全其美。 国主欢喜,急命内待传话李俊,有话亲自面议。乐和自告奋勇,选十名彪形大汉,昂然而入。来到殿前,国主相迎,讲过礼节,分宾主坐定,茶罢开谈。 国主自言暹罗国僻处海外,并不得罪天朝,不知为何来此远涉?乐和答到,大宋内外一统,历世已久,暹罗国不肯朝贡,故而才率兵特来问罪。 国主说自己生性仁慈,不忍害民,如今两*对垒,厮杀起来,总有死伤,可否想个两全之策?公主玉芝,一心要招中华士人为婿,刚才城上,见一少年将*轩昂英俊,气度不凡,愿招驸马,两*息战,自此暹罗国甘做藩臣。 乐和知道所说为花荣之子花逢春,于是便说自己要回去禀报大元帅,再作答复,于是告辞出城。大家商议一番,觉得利多害少,于是应允了和亲之事,随即双方说定,选定了良辰吉日。 那玉芝公主本就说的一口京话,而且天姿国色,聪慧幽闲,善通文墨,二人成婚后,夫妻琴瑟和鸣,如胶似漆,驸马也是极尽半子之礼,国主、王妃更是欢喜。 自此,李俊虎踞金鳌岛,外邦不敢来犯,暹罗国国泰民安。 那丞相共涛,奸邪狡猾,专权罔上,早有夺位之心。这日朝罢回来,共涛见一西番来的妖僧,手摇铃铛,口中念念有词,引得街坊成群,随着各处乱闯。共涛看了,心想这个异僧必有异术,何不试他一试,于是将他请到府中。 这妖僧名唤萨头陀,使两把戒刀,又有驱神役*,魔魇人性命之妖法,共涛尽情满足其需求,不久二人便成为莫逆之交。一日,共涛将自己心愿向萨头陀详述一番,萨头陀说这倒也不难,随即二人推心置腹,共商诡计。 这年端午正是李俊四十整寿,花逢春携国主各色礼物前往金鳌岛去拜寿,萨头陀自觉时机成熟,于是在共涛府中行魔魇之法,一连三日,李俊、花逢春等人安然无恙,国主得病,而且七岁世子也无疾而亡。共涛以为魔法生效,便与萨头陀又商恶计。 共涛怕夜长梦多,主张趁花逢春在金鳌岛,端午设宴将国主骗来,酒席之中将其*死,共涛登位,萨头陀统兵,再议后事。 端午这天,国主亲排銮驾,两员裨将带三百御林*,四位官员相随,浩浩荡荡来到共涛府。酒过三巡,共涛离席启奏,说有一圣僧欲来朝见。 萨头陀从后堂走出,跳舞而拜。国主起身回礼,赐其坐下。萨头陀说自己乃天竺国达摩祖师第三十八代嗣孙,有炼丹之术,在在灵鹫山中曾炼就九转灵丹。 听这一说,国主急想一见,萨头陀便从腰边葫芦内倾倒出一粒丸药,如龙眼大小,隐隐有宝色金光。可怜那马赛真还在思量延年得子,轻信狂言,以酒化药,一口吞下。不消半刻,马赛真肚疼不止,霎时九窍流血而死。 萨头陀卸去袈裟,抽出戒刀,筵前拼命,将两员稗将杀死,门外羽林*也被共涛伏兵杀的四散逃命。 次日五更,鸣钟伐鼓,共涛戴了冲天冠,穿山赭*袍,升金銮殿宝座登基为帝。那些官员为了保命,只好前来朝贺。 再说花逢春贺寿结束,正从金鳌岛返回,离海岸还有三十余里,便见一小船飞快划拉,不一会便靠上大船。船上太监将国内变故和盘托出,花逢春哭的死去活来。 花逢春重回金鳌岛,将国主被害,共涛登基之事向李俊哭诉一番,请求叔伯进兵报仇。当下,李俊顾不得力量悬殊,点兵一千,三十号战船,花逢春、童威、童猛等二十员将士,杀奔暹罗城来。 行到半路,见对面有百多号战船,刀枪密布,旌旗闪动,衣冠济楚,人物轩昂,全然不是蛮人模样。童威带了几个兵丁,划只小船前去问个明白,不想对方竟也是梁山好汉。 原来,扑天雕李应等人重聚登云山后,因金兵南侵,迫于形势,不得已扬帆出海,投奔李俊而来。 李俊与李应、栾廷玉、王进、关胜、呼延灼、公孙胜、燕青、凌振等众兄弟重聚,大喜过望,当下同往暹罗城。李俊传令,将战船摆开,擂鼓索战。萨头陀不知好歹,整顿船只迎战,不想凌振架起子母炮放去,一炮便将两船打的粉碎,兵士皆死于海中。 萨头陀祭出妖术,然而已是不灵,公孙胜早已施法将之破去。李应这边众好汉,各施所长,各显其能,蛮兵战船起火,将领先后丧命,萨头陀见势不妙,夺路而逃。 众好汉进城,开怀畅饮,各述心曲。 那萨头陀败回城中,共涛早已*不附体,祈求萨头陀快拿手段,就在这时,花逢春带领兵将一拥而入,萨头陀欲举刀迎战,才跳起来,但早已被关胜一刀砍断右臂,*士们冲上前去,用绳索将二人绑了,押回元帅府在做处置。 李俊见逮住了萨头陀与共涛,大喜过望,于是命人将萨头陀琵琶骨用铁索穿上,和共涛一起囚禁水牢,等候发落。国葬完毕,凭吊结束,李俊吩咐将萨头陀与共涛押附法场,就地正法,百姓手持香烛,观看的有数万人之多。 第二日,李俊与中原诸将奉萧妃懿旨进殿,萧妃浑身缟素,坐在上面,本国各官先后朝拜。萧妃说出,国主晏驾,又无世子,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众人可有何高见? 暹罗国大僚已被共涛所杀,剩下的皆是小官,没人敢拿主意,愿听国母裁处。国母问询李俊可有何意见,李俊说国为马氏之国,本姓既绝,而那花逢春有半子之谊,理应承宗接位。 国母未语,花逢春却哭谢至诚,说他母子得乐和相救,承李俊擎来海外,才有今天,况且自己年幼无知,岂堪大任。只有李俊早践国位,才能让邻邦免去窥伺。 看着这个情形,燕青、王进等人也都相劝,叫李俊不要违逆天理,应顺应人心。见此状况,李俊也不好再辞,只能应允。 *道吉日,李俊登基为帝,为暹罗国王,凡境内之事,皆从其令旨。自此暹罗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10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机制大公开三战最详细治疗战法解读
- 下一篇文章: 此物人称*灯笼,叶片止痒还可泡茶,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