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头颅筑基的白起台,上建骷髅庙,不祭祀
“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今仍号之曰白起台。” 今高平市西5里处,有一险要的山谷,仅有一口出入,其余3面皆环山。此谷原名杀谷,是秦国大将白起坑杀40万赵*降卒的主要地方。此文开头摘录的正是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沁水》中对于杀谷的记载。 现如今,此地是一个小村落,叫作谷口村,《水经注》中记载的白起台乃谷口村的头颅山。 头颅山,望文生义,乃为头颅堆积,如山似丘。如此恐怖的场景只能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大规模的战役中,并且还发生了战争胜利的一方对战败一方的大规模屠杀。 白起台上骷髅庙 说到此处,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围歼战——长平之战已跃然纸上。 这些头颅的主人就属于秦赵长平之战中的赵国降卒。头颅山之所以又名“白起台”,那是因为坑杀赵国降卒的正是秦国的“杀神”白起。 骷髅庙就是修建在白起台上的一座古庙,庙中最早祭祀的是一具体格高大的骷髅,所以骷髅庙又被称作骷髅王庙。 骷髅庙 骷髅王庙的由来要从白起说起。 杀神白起 白起,秦国白氏,名起,曾为秦国主将30余年,为秦统一六国立过汗马功劳,受封武安君。据正史记载统计,白起一生率兵攻城略地,共击杀敌*近90万,而长平之战就占半数——45万。拥有恐怖如斯战斗力的白起不亚于秦国的核武器,所以秦国在长平之战的最后才秘密出动了“杀神”白起。 兵者,诡道也。 为何要争长平? 长平所在的上*,位处太行山脉腹地,地势高耸,易守难攻。其中太行八陉中有四陉就位于此处。 何为“陉”?“陉”是山峦丘壑中的咽喉要道,只要控制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晋冀豫之间翻越太行山的人来车往要通过“陉”,所以“陉”历来是*家必争之地,有重兵把守。每过几百年,陉路中青石路面被车辙碾压出的深沟需人为铲掉,否则交通难以为继。路面持续深挖,”陉“也就变得愈加险要。 巍巍太行,古有八陉 长平是太行山中一个特殊存在,此处周遭有通往东、西、南三个方向的四”陉“,分别是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经过陉路,从西可通秦国咸阳,东可直击赵国的邯郸。在长平之战爆发时,秦国已经控制了四个中的三个,所以长平一旦落入秦国虎狼之师手中,邯郸将彻底暴露在秦*兵锋之下。 因此,对赵国来说,这是国运之战,对秦国,长平之战则是龙兴之战。 长平鏖战 长平之战最开始的对手乃为秦国大将王龁和赵国老将廉颇。 老将廉颇老成持重,攻防有度,他先在长平打造出三条固若金汤的防线,空仓岭、丹河以及百里石。 秦*和赵*历经数番较量,虽攻破首道防线空仓岭,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再向前进,步履维艰。 廉颇退*在丹河以东,占据三座高峰圣佛山,大粮山,韩王山,将丹河防线尽收眼底。但凡秦*敢强渡丹河,廉颇即可指挥大*从上至下冲杀,绞灭敌*。 于是秦*和赵*就在丹河防线耗上了,一晃就是三年。 廉颇的丹河防线 面对赵国的坚壁清野,秦*也无计可施。此时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纸上谈兵”,秦国用计策煽动赵王动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下了老将廉颇。 当然,秦国用的是组合拳,在计策成功的同时,偷偷放出了核武器白起。用“杀神”白起换掉了王龁。 双方都是临阵换将,一方换上的是毫无经验的小白兔,另一方则是战争圈生物链顶端的狮子。 白起掌兵后,派出两万五千人攻击丹河防线,佯装战败,诱敌深入。小将赵括中计,放弃了廉颇保守的用兵策略,率*攻过丹河,一路追杀。 追入杀谷被围,赵括才发现中了计。此时,白起早派兵从南北两侧绕过百里石防线,一方面阻断了邯郸方面的援*,另一方面断绝了赵*的粮草。 在杀谷中坚持了46日后,弹尽粮绝的赵括身先士卒,领兵突围,被秦*乱箭射死在阵前。 主将战死,40余万赵*又失了后勤补给,只能缴械投降。 巨大的负担。 胜利来得太仓促,白起也很头疼。那可是40余万青壮年兵士,按每1每天消耗1市斤粮食算,那一天降卒就要消耗掉40余万斤,合吨粮食,当然还有无数匹的战马需要喂养。 40余万降卒数倍于秦*,就算没有武器,仅赤手空拳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强大力量。万一战俘发生哗变,白起唾手可得的战功可就灰飞烟灭了。 我想白起也曾对着杀谷紧皱双眉思考过这个问题。 白起是名至实归的“杀神”,他拿定主意,要坑杀所有降卒。 白起台上建庙 其实“坑杀”并不是简简单单推到坑中埋掉。据永录尸骨坑考古发现,被掩埋者身上多有武器造成的伤痕,可能是降卒先被屠杀,或者被击伤,再推入坑中掩埋。尸骸身上甚至还发现了刀币,这说明秦*得到坑杀命令也很仓促,连战俘身上值钱的物品都来不及搜集。 宋《太平寰宇记》载: “起惧赵变,尽坑之,露骸千步,积血三尺,地名杀谷。唐开元十年正月,玄宗行幸,亲祭,改名为省冤谷。” 杀谷中的惨象可见一斑。 40余万赵国精锐悉数丧身长平杀谷,仅余名稚嫩少年,被放回赵国通风报信。 得到消息的赵国举国悲痛,从此一蹶不振。 秦国东出之势已再难阻挡。 降卒被坑杀完,白起令部下将砍下的十万头颅堆积在杀谷出口的土丘上,论功行赏。 犯下太多杀戮的白起结局同样悲惨。长平之战后仅仅三年,白起接连贬官,最后被赐死于杜邮。 骷髅王庙 唐开元十年正月,唐玄宗巡幸杀谷,见遍地白骨,暴于荒野,心有不忍,于是亲自祭祀,并把杀谷的名字改了,换成“省冤谷”。但唐宋历史的记载均未提及玄宗建庙之事。 那骷髅庙是何时建成的呢? 首次出现记载骷髅庙信息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彼时全国上下建“厉坛”,用慰藉战死或客死异乡的幽*。 骷髅庙正面 明成化的《山西通志》载: “头颅山,在泽州高平县西五里,秦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后人收头颅筑于垒中,状若山,故名。又名白起台,上建头颅庙,岁时民祀之若厉祭云。” 秦以后,人们痛恨白起滥杀无辜,于是把头颅收集起来,筑于垒中,将头颅山建成了一座高台。在明朝的时候,首次出现了祭坛,也就是庙祭,说明此时骷髅庙已经存在了。 据说骷髅庙中最早供奉的是一具体型高大的骷髅,所以骷髅庙又被称为骷髅王庙。骷髅王庙是现存我国古代唯一的一座不祭祀*神,只祭祀战争亡灵的庙宇。 现在的骷髅王庙的主祀是当时的赵*统帅赵括和他的妻子。 这位纸上谈兵的小将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气可嘉,被困46天后仍身先士卒,血洒沙场。他虽然将40余万赵*带向了末路,但毕竟是赵*的统帅,是被坑杀冤死的数十万赵国英灵之首。 白起肉 战国末期,七国总人口,老少妇孺加起来估摸也就万左右,而白起在杀谷中一次坑杀了40余万人,还都是青壮年,所以由这场杀戮带来的破坏十分巨大。 在高平谷口村有一道美食叫做白起肉,有两千多年传承,可谓历史悠久。其实“白起肉”就是一种烘烤豆腐,之所以命名“白起肉”,那是因为谷口村百姓对白起滥杀无辜十分反感,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把对白起的厌恶融入日常生活中。 庙中烧豆腐坊 秦*如此史无前例的杀降也让其他6国对秦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憎恨,所以《史记》中描写陈胜吴广起义时,陈胜对众人说:“天下苦秦久矣!”。 两千年岁月弹指之间,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苍生,从未中断过对白起台上死于战争中亡灵的祭祀。 骷髅庙的存在是一种对历史的沉思和反省。就像那句话“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和平才是所有人类的心之所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tx/8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诗五首,一阳初起处,大音声正希,解读神
- 下一篇文章: 全面战争三国14版本详细更新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