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药典里记载的天麻,历史证明天麻的功效
天麻在我国具有二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在我国历代本草医书中,对天麻的名称、产地、形态、采集时间、加工炮制及用途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但对天麻的人工栽培本草农书未有记载。 天麻的异名繁多,《神农本草经》中称赤箭,别名离母、*督邮。此外还有神草(吴普本草)、赤箭脂、定风草(药性论)、离母(图经本草)。历代本草中天麻的异名还有木浦、石箭、分离草、御风草等宋开宝、马志等9人著《开宝本草6,始载天麻之名。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将天麻称为赤箭之根。(时珍曰)本经止有赤箭,后人称为天麻。甄权药性论云,赤箭芝一名天麻,本自明白。末人马志重修本草,重出天麻,遂至分辨如此。沈括笔谈云;神农本草明言赤箭采根,后人谓其根如箭,疑当用茎,盖不然也。 天麻在我国分布较广,但被发现入药则各地有先后之别,同时由于过度采挖,历史上最早发现天麻的产地,野生资源地遭到破坏,故本草中记载天麻的产地与现今四川、云南、陕西等天麻主要分布地区不完全一致。《名医别录》记载:赤箭生眺川谷、雍州;:太山少室诸地,今京东西,湖南、淮南州郡及山东郓利二州办有”。《开宝本草》中载“天麻生郓州、利州、太山、崂山诸处”,并说“多用郓州者佳”。l年苏颂著《图经本草》,也将赤箭与天麻分列两条,在《重修*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所引用的天麻之状,即有赤箭、兖州赤箭、邵州天麻之别。后汉至梁武帝时,陈仓属雍州扶风郡,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南,而郓州、利州、兖州、秦山、崂山均属山东,可见我国古代除湖南、安徽、河南出产一些天麻外、山东、陕西是天麻的主要产区,且山东国,所产天麻为入药之佳品。但现今上述这些地区并非天麻的主产区。 关于天麻生长,形态及采收时间记载的较简单,南北朝 医药学家陶弘景(公元—年),在其一些本草论著中写到“茎赤如箭杆,叶生其端,根如入足,又云如芋;有十二子为卫。有风不动,无风自摇”。唐《新修本草》(公元)年除节录陶氏有关天麻的描述外,在其注文中写到:“茎似箭杆,赤色‘端有花、叫·,远看如箭如羽。根皮肉汗与天门冬同,惟无心脉。去根五、六寸,有十余子卫,似芋。其实似苦楝子,核作五、六棱,中肉如面,日曝则枯萎也。“其描述“去根五、六寸,有十余子卫”,比陶弘景记载“十二字”定数更符合天麻的生长实际。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集诸家精华,对天麻记载更加详实。“春生苗,初出若芍药,独抽一茎直上,高三、四尺,如箭杆状,育赤色。故名赤箭芝。茎中空,依半以上,贴茎微有尖小叶。稍头生成穗,开花结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却透虚入茎中,潜生土内。其根形如*瓜,连在一、二十枚,’大者至重半斤,或五、六两,其皮*白色,名曰白龙皮。肉名天麻”。 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中记载“此草为物,下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去大魁数尺,皆有细根如白发,虽相须而实不连,但以气相属耳”。文中所述之“大魁”,即为己生长成的箭麻,“游子”实指白麻和米麻,“虽相须而实不连”,描述了脱离开母麻的箭麻、白麻和米麻的生长状况,“细根如白发·…以气相属”,实指正在生长着的蜜环菌索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有关天麻和蜜环菌关系最早的发现和记载。 天麻的采挖时间,《图经本草》记载“凡采药,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末衔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津润归流于下,今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具此文意,采根者须晚秋之后、初春之前,欲其苗梗枯落,至末萌芽时气味正完,乃可采耳”。这段精辟的描述,不但指出了天麻应在“晚秋之后、初春之前”采挖,同时讲出了天麻地上花茎倒苗后,地下块茎充实的道理。至今仍有指导生产的意义。 古医药书中对天麻医疗用途的记载较多,《神农本草经》将天麻列为上品,并认为有“主杀*精物、蛊*恶气”之功效,也即可治疗神经头痛,追风镇静作用。 《用药法象》将天麻的用途归结为:疗大人风热头痛,小儿风痫惊悖,诸风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 在《药性歌诀四百味》中记裁“天麻昧甘、能趋头眩、小儿惊痈、拘挛瘫痪”。 —年成书的《本草纲目》,集以往之大成,对天麻的药效,做了较系统的概述。”赤箭辛,温,无*。杀*精物,蛊*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天麻: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治冷气庸痹,瘫痪不随,语多恍您,善惊失志。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治风虚眩远头痛”。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治疗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呢北京白癜风防治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tx/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泡脚泡得左脚截肢关于秋冬季泡脚的5点基
- 下一篇文章: 那年九八新泰一中九八级的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