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爷赵公明是截教二代弟子中实战的翘楚,一出场便杀的阐教十二金仙丢盔弃甲,活捉黄龙真人,用定海珠打败广成子等五位上仙,追的“仙人班首、佛祖源流”的燃灯道人四处跑,是阐教遇到的第一个大boss。在众人无计可施、俱是心寒的时候,《封神演义》中堪称最神秘的嘉宾——陆压道人,来到周营,目的非常明确——“陆压散人亲到此,西岐要伏赵公明”!

众所周知,陆压道人作为一个散仙,和截教以及赵公明无冤无仇,按理说他应该置身事外,保持中立。然而,他为啥要在关键时刻出马,专程赴西岐来解决掉赵公明呢?陆压道人收服赵公明的法术——“钉头七箭书”又有何玄机,为啥非此法术制服不了赵公明呢?今天洒家就为各位观众老爷解开谜团。

陆压道人收服伏赵公明的目的——代天罚罪

作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陆压道人第一次出场就未卜先知,他没见过知道赵公明但是知道老赵借了金蛟剪,伤了阐教众仙,他分明是带着天命而来,赵公明“保假灭真”,倒行逆施,而且“不识高名空费力”只知道凭借道术逞能,所以他要亲到西岐绝赵公明。财神爷赵公明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打败燃灯道人和十二金仙,其实反应了《封神演义》成书的元明时代,钱能通神,所以财神最大、香火最旺,而道教中的”道德仙“反而不受一般民众待见,处于被冷落境地。要改变世俗这种”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不良风俗,需要《封神演义》作者,化身陆压道人,扶正祛邪,点化掉进钱眼里的世人,渡人出迷津!

陆压道人收服伏赵公明的原理——火克金象

陆压自称“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陆压道人破烈焰阵时作诗“燧人曾炼火中阴,三昧攒来用意深。烈焰空烧吾秘授,何劳白礼费其心?”,显然,陆压是修纯阳之火的得道仙人。不管网友认为陆压是太阳中的三足金乌,还是很多学者认为陆压是纯阳真人——吕洞宾的化身,都说明陆压火之化身、纯阳之体之属性。而作为财神爷——“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头戴铁冠,手持铁鞭,坐骑为黑虎,这些特征都与金元素有关。铁在五行中属金,黑色在五行中属水,因此赵公明具有“金合水炁之象”?。此外,赵公明所处的乾位代表西北方,而西北方在五行中属金,进一步强化了他在五行中属金的象。所以,陆压收服赵公明正是火克金之象。

陆压道人“厌胜神术”——丁侯七箭书

在《封神演义》中,陆压克死赵公明的诅咒异术那是“钉头七箭书”,小说写道“陆压有书能射影,公明无计庇头颅”,面对此术,截教阵营束手无策“正是有力无处使,只恨钉头七箭书。把一个大罗神仙只拜得如俗子病夫一般,可怜讲甚么五行遁术,说不起倒海移山,只落得一场虚话!大家相看流泪。”

该法术被网友评价为《封神演义》最毒禁术,本质上是一只“压胜之术”。古时方士通过使用巫术的那套画符、诅咒、作法等方式来达到通神降鬼、除灾降福、压制和战胜对手等目的之术,名曰“厌胜”。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曰:“厌,笮也,今人作压。”所以通常又把“厌胜”称作“压胜”。在古人的神学观念中,认为运用厌胜法可以制服他们想要制服的人和物。

西昆仑散仙陆压,根据柳存仁先生的说法,是《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的化名。所谓的“压”就是指道教的“压胜术”,也叫“压星术”,合陆西星之谶语。而“钉头七箭书”并不是作者胡编乱造的小说家言,而是有史可查、确有其说的真实存在的“压胜术”,历史上叫——丁侯七箭书。而且,“丁侯七箭书”的发明人正是《封神演义》的主角——姜子牙,该法术是货真价实的姜太公原创法术,历史上首次使用也正是武王伐纣事件!

《太公金匮》云:“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尚父乃画丁侯射之”。《太平御览》中也有四处记载了这一故事,其中一处提到:“《六韬》曰:武王代殷,丁侯不朝,太公乃画丁侯于策,三箭射之。丁侯病困,卜者占云:祟在周。恐惧,乃请举国为臣。太公使人甲乙日拔丁侯着头箭,丙丁日拔着口箭,戊己日拔着腹箭,丁侯病稍愈。四夷闻,各以来贡。”

《封神演义》中的“钉头七箭书”来源正是《太公金匮》和《六韬》中记载的姜太公画丁侯像并用箭射之的法术,这一巫术真起到了使丁侯重病的目的。小说把姜太公射“丁侯”画像的七箭(头、左眼、右眼、腹部、大腿、左脚、右脚),改造成了“钉头”的三箭(头、左眼、右眼),并将诅咒的咒词编成了“七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tx/1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