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周代射礼到春秋时期的射礼

周代射礼制度是如何在西周时期确立下来的呢?

从这个问题上来看,射礼虽然是从周朝发展起来的,但却与之前的周代礼仪制度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首先,周代射礼和射礼都是为了选拔人才、增强君主*治合法性而制定的;

其次,这两项礼仪都不以竞技为目的;

最后,周代射礼和射礼与后世的射礼也存在着一定区别。

但是作为一项礼仪性很强、带有一定竞技性质的运动项目,周代射礼和射礼中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定程度上的娱乐因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在看到周代射礼和射礼中带有娱乐性因素时,就会认为这些带有娱乐性质的活动都是可以与射箭划等号并以之为衡量标准。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周人用来评判一场射箭比赛胜负与否的标准,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带有娱乐性质的箭术比赛所进行地比赛过程中包含着许多规则和礼仪活动。

1、射礼比赛中存在的规则和礼仪活动

一场射礼比赛所包含的规则主要包括:《礼记·射义》中说:“上德之事,以射为度。”

《礼记·射义》说:“夫射,礼也;礼者,因时而制官也。”

周代对射箭比赛所进行的规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比赛场地,其次就是射箭的姿势和动作。

周代射礼节为立在高处的一张弓进行,要求弓在射到目标时必须要处于最佳位置;其次周人对射箭姿势进行了规定,其中就包括两种固定的姿势:一是“立矢”和“蹲矢”。

立箭姿势主要是为了方便观察目标状态下箭矢的运动轨迹;蹲箭是为了避免箭羽过多地接触到地面、保护箭羽。

而对于《礼记》中提到的一些特殊射姿如“反弓”和“反矢”,周代将其作为一种比赛内容和评判标准的依据。

《礼记》说:“夫以弓矢射君子之冠与之肩者,谓之反弓、反掌……君子射不射?”

2、以射箭选拔人才,增强君主*治合法性。

正如上文所说,射礼在周朝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段时间与娱乐无关,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君主在臣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增强君主*治合法性而进行的训练。

所以,在这一段时期内,周代射礼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目的:通过训练射士、考核其射技而来增强君臣关系。

正是在这个目的的影响下,周代礼乐制度开始逐渐从国家祭祀活动中分离出来并成为国家*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周代礼乐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射礼其实正是由这两项内容所构成。

首先,周代射礼中包含着射箭、验箭、射大靶和射小靶等活动,其中射箭就是一项重要活动。

其次,从这两项活动中能够看出周人所举行地一系列射箭比赛也包含着一定程度上的竞技性因素。

此外,作为周代礼乐舞三大部分之一的射礼所蕴含的娱乐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三、在射箭比赛中,射师必须严格遵守“四禁”

在射箭比赛中,射师必须严格遵守“四禁”,即:“一禁杀、射其手;二禁杀之;三禁弃之;四禁射伤。”

(《礼记·射义》)其中,杀之是指将射者杀死,而射伤是指将射者的手打伤。在射箭比赛中,必须将射击所产生的箭镞、箭身丢弃才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射箭高手。而对于不允许丢弃的箭镞,则规定有专门的人来处理它。

关于如何处理这些箭镞,有一则故事流传甚广:周宣王即位不久,其弟仲雍就以礼来见王于郊。

周宣王问仲雍:“你为什么不射它呢?”仲雍答曰:“我不是不想射,只由于当时礼乐之家都把射作为一种礼仪和娱乐活动。

因此我不敢为了一时之乐而乱杀无辜,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敢射杀它吧?”接着他又说:“你既这样说了,那么请允许我射吧(意思是说可以再射)!”仲雍射毕对王问曰:“您为什么不杀它呢?”王对曰:“非也,实不忍也。”

仲雍又曰:“如果你真愿意射的话,那么请先将我之手打伤吧(意思是想先砍下我的手)!”这里仲雍既没有射杀自己的儿子,又没有伤害他人的性命。这则故事之所以流传甚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其寓意在于告诉人们射者必须遵守“四禁”和“三禁”。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周代射箭比赛中所规定的“四禁”和“三禁”。所谓“四禁”具体有哪些内容呢?

(1)一禁杀之:射者在比赛中不得随意杀害自己的对手或同伴。

(2)二禁弃之:不得因自己射中而弃之!

(3)三禁射伤:射者非出于正当动机而射中对手或同伴时不可伤害对方。

(4)一禁射杀:射箭比赛中不准杀死对手及同伴或进行其他比赛!

四、“四禁”是周代射礼制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化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周代射礼制度中,“四禁”是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内容。

在《礼记·射义》中记载:“夫射,备也;君子无所用,不贵其人。”

周代射礼规定了四个方面的禁条:一禁射,有违四节(礼经)和四德之事。二禁杀,不敬父母、*神、先人的事。

三禁欺,有欺人太甚的事。四禁止非射之礼。周代射礼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礼仪活动,它不仅是对周代礼乐制度和社会成员进行素质教育与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维护周王朝统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周代射礼作为一项礼乐制度和传统文化内容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中去,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研究周代射礼这样一个礼仪时可以看到其核心内容和独特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五、结语

对于古代礼乐制度来说,射箭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更是一种礼仪规范与道德教化。《礼记·曲礼》记载:“凡射必从大。”

可见射箭比赛也要从小的、具体的比赛中来。周代射礼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不仅促进了礼乐制度中的射箭技能培养,还对后来儒家“礼乐”思想等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周礼所蕴含的礼仪精神在后世发展中也得以进一步彰显。

周代射礼制度体现出来的“德之美”,是一种文化内涵丰富而又深刻的礼仪表现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pz/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