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乱的房间,会破坏一家人的福气,尤其是孩
内容来源 男孩派 id:boydj 前几天,女儿的朋友琳琳邀请她上门玩,女儿欢快地赴约了。 晚上,在我打了四通电话后,女儿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回家之后的 句话便让我无地自容: “妈妈,琳琳的家好大、好漂亮啊,我好喜欢她们家啊! 我明天可不可以再去她们家玩?” 我试图挽尊: “我们家也很好啊,虽然小一点,但很温馨……” 女儿打断我: “我们家到处乱糟糟,有很多垃圾,还有小猫的毛……” 乍一听到女儿嫌弃自己的家,我的心里既难过,又羞愧。 自从过完年,我还没有好好收拾过房间。 加之这个季节气温多变,目光所到之处皆是薄厚不同的衣服: 沙发上的棉袄、T恤、外套,鞋柜前的皮鞋、凉拖鞋、棉拖鞋,茶几上的纸巾、水果、玩具,电脑桌上的围巾、丝巾…… 我家还养了一只猫,闻着空气中似有若无的动物异味,我打了个激灵: 我家什么时候成了“垃圾场”般的存在? 想起不久前看过整理师卞栎淳的一个采访,她从业10年、走访过多个家庭,发现了中国家庭在房间整理上的共性问题,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 一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好不好,孩子是否健康阳光,看看房间就知道了。 凌乱的家庭培养不出自律的孩子 卞栎淳说过: “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不仅令人心情愉悦,还能培养孩子的空间秩序感、理性逻辑思维、专注力、时间规划能力、统筹能力、惜物及审美能力; 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家庭亲子关系。” 相反,一团乱麻式的家庭环境,不但住着不舒服,而且管教孩子更费心。 她就遇到过一个家庭,家里东西多而乱,到处都有散落的儿童玩具,每次让孩子收拾玩具,孩子都不听。 原因也很简单:家里这么乱,大人都不收拾,又怎能说服孩子进行自我管理? 失控的秩序,容易养出失控的孩子,这绝非夸大其词。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提出过一个 的理论:破窗效应。 它指的是:一个环境中如果出现不良现象且没有得到遏制,就会诱使人们争先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比如,一个社区如果出现了一扇破窗户,就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了一些涂鸦没被清洗,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涂鸦作品; 一个沙发上,如果有人将臭袜子、衣服丢上去,那么孩子也会将自己的玩具丢上去; 地板上,如果有一些纸屑、污渍没被及时清理,那么孩子也会将垃圾弄洒在地板上却不觉得有何不妥; 电脑桌上,如果乱七八糟地放着零食、书籍、饮料,那么孩子的学习桌上,也会凌乱不堪…… 一个家庭的整洁程度,就代表了一家人的生活态度。 脏乱的背后,是懒散导致的失控;整洁的背后,是自律形成的秩序。 如果家里凌乱不堪,那孩子只会越发懒散、不自律、缺乏进取心。 而住在整洁的房间里,会让人更愿意保持身体的清洁和行为的自律,孩子也会变得乐观积极,充满上进心。 凌乱的家庭滋养不出恩爱和谐的夫妻 看过一个视频,夫妻俩三天两头吵架,妻子一气之下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 在娘家平复完心情后,妻子一到家就又生气了: 厨房里摆满了脏碗,不知道攒了多少天没洗; 沙发上堆满了衣物,茶几上丢着孩子的玩具、塑料袋、奶瓶、用过的卫生纸; 地板上,到处是碎纸屑、烟灰以及歪七扭八的快递盒子; 餐桌上,一堆塑料袋、包装袋将一个花盆围得密不透风…… 一想到老公就知道等着自己回来收拾残局,妻子就感到愤怒,气得哭了一夜。 第二天也没人做饭,两个孩子,大宝在床上躺到11点,小宝哭闹着要喝奶粉。 妻子一边可怜孩子,一边又忿忿不平: 为什么总是我来打扫卫生?我照顾两个孩子已经这么累了…… 决定一个家庭温度的,不是金钱和甜言蜜语,而是落实到柴米油盐这些琐事上的爱与关怀。 几个脏碗、几团纸巾、几个塑料袋,看似不足为据。 但脏生烦、乱生怨,久而久之,再幸福的家也会滋生怨怼。 卞栎淳就遇到过一个女客户,她已经与丈夫写好了离婚协议,想 邀请卞栎淳为家里做一个整理。 刚整理完,丈夫就回来签离婚协议了。 看着窗明几净的家,丈夫脱口而出的 句话说: “哇!老婆,今天家里怎么这么干净?” 话音一落,夫妻俩均是一愣,因为丈夫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亲昵地叫过她了。 夫妻俩就从家里的变化开始聊,聊了很久才发现,这个家庭的核心矛盾只是“家里太乱了,没人收拾”。 妻子要做饭,要照顾孩子,就没有多余精力收拾房间; 而丈夫,是压根不收拾。 夫妻俩经常为找不到东西而争吵,吵来吵去就生了怨怼之心,丈夫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闹起了离婚。 把问题说开之后,夫妻俩当着卞栎淳的面,就把离婚协议给撕掉了。 家本是爱的港湾,能让人在外疲累的一天的心灵能得到放松。 而凌乱的房间则容易让人产生烦躁的情绪,引发口角,破坏夫妻感情。 美国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过: “夫妻是家庭的建筑师,父母恩爱的家庭就像一个温暖的巢,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所谓“温暖的巢”,即遇到问题,大家共同承担; 遇到纠纷,大家沟通解决;遇到开心的事,也一起分享快乐。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孩子创造温暖有爱的生活环境。 凌乱的家庭使家庭充满负能量 另一个知名整理收纳师舒安,也讲过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一个二胎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天天过得鸡飞狗跳的,不得已请姑姑来帮忙。 没想到多了一个人带孩子,事情反而更糟了。 她的大儿子越发狂躁、易怒,动不动就发脾气; 她也很压抑,严重时经常胸闷、喘不过气,已经出现了抑郁症状。 原因无他,只因为家里人多了,杂物也多了。 她家的厨房里、客厅里、卧室里,到处都是购物袋、孩子玩具,以及随手丢放的衣物、器具。 有时候堆放的物品太多了,连阳光都照不进来。 长期生活在乱糟糟的环境里,人也变得心烦意乱,大人和孩子都郁郁寡欢。 直到她开始系统整理房间,整个家庭氛围才一扫之前的萎靡,开始有阳光和笑语。 更大的惊喜在于,因为经常动手收拾房间,她的体重也由之前的斤掉到斤,她整个人外貌气质、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 她的好心情也感染了孩子。 大儿子没之前那么闹腾,两个孩子也比之前省心了不少,她一个人就能照顾得很好,根本用不着再请一个人帮忙。 《扫除力》一书说:一个房间就是一个能量场。 脏乱的房间所释放出的负能量,会不知不觉传递给家里的成员,出现情绪暴躁、焦虑、无助、自尊心降低、疲劳等问题。 香港心理医生EsslinTerrighena也说: “混乱会使人们感到沮丧,感到无助和不知所措,从而增加挫败感。” 脏乱的家庭,养不出阳光开朗的孩子。 因为脏乱本身就传达了很多负面信息:懒惰、消极、得过且过。 家里缺少阳光会滋生病菌,孩子的心理缺少阳光,则会滋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在这样的环境里呆得越久,孩子越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心理问题。 干净整洁是一个家庭 的运势 美好的家庭氛围应该是怎样的? 卞栎淳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 “每天早上被阳光叫醒,亲吻身边的爱人或孩子,踩着舒服的拖鞋走进干净的卫生间,从容地洗漱。 然后,走进厨房打开冰箱,取出蛋、奶和面包,给全家人做一顿营养早餐。” “吃完早餐之后,回到卧室,打开井然有序的衣橱,可随心挑选,穿戴完毕,坐在梳妆台前化一个美美的妆。 在整齐的鞋柜里取出与穿着搭配的鞋子,走出家门!带着家的印记和味道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美好的一天,从美好的清晨开始。 而美好的清晨,从睁开惺忪的眼,看到整洁、舒适的家居环境开始。 哈佛商学院一项研究曾表明: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 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就是一个人 的风水、一个家庭 的运势。 想起以前,我老公也埋怨过家里乱,我没当回事。 可看到女儿对朋友家的向往,我觉得不能再置之不理了。 坚决不能让孩子产生“别人家比我们家干净漂亮,所以不喜欢自己家”的想法。 所以这个周末,我们全家一反常态没有睡懒觉,早早起床打扫房间。 我负责擦、洗,老公负责清理,女儿也忙着收拾自己的玩具、衣物,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一直忙到下午2点多。 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我躺在沙发上既惬意又满足。 老公也坐在阳台上,一本正经地找了本书看,不再是歪在床上玩手机。 女儿呢? 她兴奋地向朋友发出邀请:你一会儿来我家玩吧,我们家今天收拾得可干净了! 然后煞有介事地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翻起了绘本。 环境果然能影响一个人。 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就可以催生出孩子的自豪、自信和自律。 而这份干净和整洁,是全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以,闲来无事,不妨周末组织一场大扫除,让全家人都参与进来。 整理房间,从来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也是爸爸大显身手、孩子自立的好时机。 孩子在整理房间中所感受的不仅是辛劳,还有责任、担当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乐趣。 示范、引导孩子收拾房间,也是一场关于爱与美的教育。 香港心理医生EsslinTerrighena说: “生活在好的生活环境,我们会感到更有条理,并为自己感到骄傲。” 因为我们不会因混乱而分心,会变得更有效率。 也不会因为混乱而争吵,会变得更和谐、友爱。 干净整洁的房间改变不止是环境,还有人的心情、感情以及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正所谓“财不入脏门,福不入偏门。” 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才是一个家庭 的风水。 *来源:男孩派(ID:boydj),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万精英家长都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pz/7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历十月初三恭祝大茅真君茅盈祖师圣诞
- 下一篇文章: 农广天地明天预告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