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香记8避疫香方汇总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ivk_sa=1023197a 有草焉,名曰熏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靡芜,佩之可以已疠。 上文出自《山海经·西山经》,可见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将香药外用,并且以佩戴的方式来进行防疫了。 疫,《说文》:“民皆疾也”。 瘟,《辞源》:“疫病,人或牲畜家禽所生的急性传染病”。 瘟疫,即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广泛流行的急性传染病。 关于疫病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称“疾年”。疫病有其漫长的流行史,中国的疫病流行汉代至清代大约有余次。 古代医家在防治疫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汤药之外,药物外用是晋唐和明清瘟疫预防的的重要途径,有佩戴、烧熏、涂抹、塞鼻、取嚏、点眼、涌吐、粉身或洗浴等诸多预防治疗手段。 烧熏是将药物燃烧,取其烟气上熏以达防疫目的的一种药物外用方法。药物烧熏起效快,作用范围广,在历代疫病的预防中运用广泛,是瘟疫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 香佩疗法是将芳香性药物装入小布袋或荷包内,佩戴在身上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从古沿用至今。该疗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的推荐用法,现代临床试验也证明了辟秽香囊具有抗甲型、乙型流感,H7N9型禽流感和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病*的作用。 发布《新型冠状病*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 版)》也将佩戴香囊纳入居家预防方案。 复方药物佩带与烧熏在中国古代运用较多。晋唐使用较多的方剂有老君神明白散、太乙流金散、赤散、虎头杀*方等祛邪辟秽方剂,明清在继承晋唐方剂的基础上,出现了除秽靖瘟丹等一系列的经过历史验证的传世之方。 《肘后备急方·老君神明白散》 术1两,附子3两,乌头4两,桔梗2两半,细辛1两。捣筛,正旦服一钱匕,一家合药,则一里无病。此带行,所遇病气皆消。若他人有得病者,便温酒服之方寸匕,亦得。病已四五日,以水三升,煮散,服一升,覆取汗出也。 老君神明白散以《肘后备急方》原方形式为晋唐和明清医家广泛运用以防疫,被认为是防疫的代表方剂之一。 《肘后备急方·太乙流金散》 雄*三两,雌*二两,矾石、*箭各一两半。羖羊角二两。捣为散,三角绛囊,贮一两带心前并门户上。月旦青布裹一刀圭。中庭烧温,病人亦烧熏之,即瘥。 太乙流金散祛邪辟秽、辟虫*恶*不祥,除了悬挂和佩带,主要烧熏以避免瘟疫的传染。 《神农本草经》:“雄*,杀精物恶*邪”。 《神农本草经》:“雌*,味辛平……杀*虫,辟邪气诸*”。 《神农本草经》:“羖羊角味咸寒·…辟虫*恶*不详”。 《神农本草经》:“*箭羽,味苦寒……除邪、杀**蛊疰”。 《本草纲目》:“矾石,辛,大热有*……主治……腹中坚癖邪气”。 组方药物均为祛邪之品,雄*、雌*、矾石味辛具有芳香之性,全方祛邪辟秽以御时疫。 《肘后备急方·赤散》 藜芦,踯躅花各一两,附子,桂心,珍珠各六铢,细辛,干姜各十八铢,牡丹皮,皂荚各一两六铢,右九味,末之,内珍珠合治之,分一方寸匕,置绛囊中带之,男左女右,著臂自随。觉有病之时,便以栗米大内若鼻中。又酒服一钱匕,覆取汗,日三服,当取一过汗耳。 赤散,一名黎芦散,以《肘后备急方》中方为准。该方以各种祛邪辟秽药物组成,可外粉周身以御时行邪气,也可纳鼻取吐。 葛洪:“若时疫,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吸之取吐”。 《肘后备急方·虎头杀*丸》 虎头骨五两,朱砂、雄*、雌*各一两半,*臼、皂荚、芜荑各一两。捣,筛,以蜡蜜和如弹丸,绛囊贮系臂,男左,女右,家中悬屋四角····一方有菖蒲、藜芦,无虎头、*臼、皂荚,作散带之。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避疫丹》 “辟瘟丹”类方药是自明开始出现、盛行于明清的,趋向于以芳香类药物组成预防瘟疫传染的一系列芳香辟秽方剂。 《奇方类编·避瘟丹》 乳香一两,苍术一两,细辛一两,甘松一两,川芎一两,真降香一两,上为末,枣肉为丸,如芡实大,烧之。烧之瘟疫不能传染。 《古今医鉴·神圣避瘟丹》 苍术为君倍用,羌活,独活,白芷,香附,大*,甘松,三奈,赤剑,雄*各等分。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弹子大,*丹为衣,晒干。正月初一平旦时焚一灶,辟一岁瘟疫邪气。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避瘟丹》 生甘草,南苍术,北细辛,*乳香各30克,上药共为细末,加红枣肉克,为圆饼,如桂元大。放炭火上取烟熏之,可保三日无灾,一家免难。入夏加干石膏30克,入冬加朱砂1.5克,春、秋不加。 《穷乡便方·避瘟丹》 红枣1斤(核研末,肉杵膏),苍术1斤,苍术为细末,以枣膏杵为丸,如弹子大,每置炉中烧1丸。 《奇方类编·避疫方》所制线香 涂抹法是以药液或药膏直接涂于皮肤以发挥避疫作用的外用法。在瘟疫的预防中雄*、香油涂抹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明·张景岳:“凡入病家,以雄*末涂鼻孔中,行动从容”。 明·龚信:“用雄*末,水调鼻内。虽与病人同卧,亦不相染”。 清·王世雄:“用川椒研末时涂鼻孔,则秽气不入矣”。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治时疫不相染……以上好香油涂鼻中亦可”。 外用涂抹防疫的作用部位主要为鼻及鼻腔,取以气胜气,俾邪气不得从肺而入,以免于感染时疫。 浮生不止听香,也要学会用香。疫情期间,我们将避疫有关香方汇总,利益大众以便日常养护。 参考文献 《古代香佩避疫方防治瘟疫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试论晋唐、明清时期瘟疫预防外用方药的异同》 《中国古代烟熏避疫方的用药规律研究》 《晋唐和明清时期瘟疫预防方药及方法的整理研究》 作者:小泽 校对:桃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pz/7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64岁奶奶卖掉豪宅,花40W改8房车,
- 下一篇文章: 公主手镯是什么样子的,公主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