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子宫内膜异位秘方
内异Ⅰ方 蔡小荪,《名医治验良方》 当归、丹参各9克,牛膝、赤芍各12克,香附9克,川芎6克,桂枝4.5克,没药6克,失笑散12克,血竭3克。 经前或痛前3~7天之内每日1剂,水煎服之,日服2次。 理气活血,散寒破癥。 蔡氏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的痛经与一般痛经症有所不同:后者多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经血排出困难所致。若瘀血畅行或块膜排出,腹痛当即减轻,或消失;而内异症的痛经并不因瘀下轻减,相反,瘀下越多越痛,因为它的瘀结不在宫腔,而在子宫肌层或其他组织内,排出无路。故治疗上应依据其病理特点,不能专事祛瘀通下,而应采取促使瘀血溶化内消之法,以达畅通之目的。故本方在大队理气活血药中,再配散寒破血见长之没药、血竭、失笑散,破散癥积宿血,兼具定痛理血之功,故用之多效。 子宫内膜异位痛经。 屡用效佳。经前3~4天用本方,痛止或经净后改用内异Ⅱ方21剂。按上述周期法调治7个月后可愈。 内异Ⅱ方 蔡小荪,《名医治验良方》 当归9克,牛膝、赤芍各12克,香附9克,熟*炭12克,生蒲*9~60克,丹参12克,花蕊石15克,血竭3克,震灵丹15克(包煎)。 在经前3~5天预先服药,借以搜剔瘀血,达到止血定痛目的。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活血化瘀,止血定痛。 暴崩之漏通常以止血为首条,而内异症崩漏,如单纯用止血法则效果不显,盖因此症多由宿瘀内结,阻滞经脉,新血不守,血不循经所致。故纯用炭剂止血,犹如扬汤止沸,往往难以应病。治此须谨守病机,仿“通因通用”之法,重在化瘀澄源。方中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特别是蒲*一味,常据症情,超量用之,多则可达30~60克。蒲*专入血分,以清香之气,兼行气血,故能导瘀结而治气血凝滞之痛,且善化瘀止血,对本证经量多而兼痛经者尤为适宜,方中还常佐山羊血、三七、茜草等,以加强化瘀止血之功。经净之后,遂取复旧之法,重在益气血之品调理,以固其本。 子宫内膜异位所致血崩。 屡用有效,久用效佳。 3内异Ⅲ方 蔡小荪,《名医治验良方》 云茯苓12克,桂枝4.5克,桃仁、赤芍、丹皮各10克,皂角刺、*箭羽各20克,石见穿5克。 经净后,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消癥散结。 本方由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加味而成。方中以桂枝茯苓丸行气通阳,活血祛瘀;再加*箭羽、石见穿、皂角刺等“其功专于血分”、“疗妇人血气”之品,其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功愈宏矣。 子宫内膜异位癥瘕。癥瘕是内膜异位症患者共有症状,兼存于各种类型中,此为疾病之根本,多由“宿瘀内结”所致。 屡用有效,久用效佳。一般服剂以上可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pz/5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张公让青霉素发现以前,肺炎良方此为第一
- 下一篇文章: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终于收集全了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