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读书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张公让
张公让(—),广东梅县人。他年负笈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年后却因染肺病咯血而休学回乡养病,病愈后于年复转学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年毕业获医学士学位。张氏系中医世家,他养病期间即用中医自疗,毕业后又随父学医数年,故通中西医学。年后他先后在广州、梅县行医。抗战期间,西药来源困难,张氏以中草药为主研制各种成药,疗效甚好,使许多伤寒、痢疾、霍乱、脑膜炎病人获救。李宗仁代行总统职务期间,他曾任总统府特约医师、国史馆医事顾问等职。9年7月张氏举家迁往香港九龙执业,任中国新医药研究院院长,年在香港病逝。 张氏的传记能找到的,主要见《梅县客家杰出人物》与《化孙之光(梅县、梅江区篇)第1集》两书。但两书的记载有些差异,因缺乏原始资料我无法细考,故只能暂以前一书为主作一缩写。 从张氏经历看,他是西医科班出身,但因生于中医世家,且患肺病咯血而受益于中医,所以对中医不排斥,而能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并学习中医、实践中医。但从我能看到的他的少量文章看,他对中医似还有点“隔”。这不是管他,本文想介绍的是他的经验方肺炎清解汤的来历。 这里有一个故事。 年,张氏在广州行医,一次出诊一富贵人家姓金的病人,年四十岁,患重症肺炎,高热40℃,脉浮数,重按无力,两肺满布大小水泡音,呼之不应,似入昏迷状态。曾请全市有名的中西医十余人诊治,但所有处方,病家皆不敢用,“盖身贵疑医,不知信任那一个好”。张氏那时才二十多岁,不在名医之列,但由于他兼懂中医,病家是颇信仰中医的,所以便入选了。张氏检查病人后,检视所有过去中西医的处方和治疗法,西医的都差不多,中医有十多张方子,病家皆疑不取用,张氏想:“我如果再开一张,病家也未必敢用。于是我不开方,仅取其中一张副方,煎给病人使用。该副方是一位中医师开正方后,开给病人当茶饮的。其方为冬瓜皮一斤,竹茹一两,我恐其力弱加竹*六钱。我何以应用该方呢?盖该方甚和平,且为病家所熟知,服之无碍,必能被采用也”。诊后,病家不复来请,张氏度已死矣。不料半月后,路遇病者家人,问之,云即以该副方加鸭脚皮、*羽箭二药(邢斌按:张氏说这两味是“广州人常用之祛风除邪土药”,我对岭南草药不熟悉,不知道“*羽箭”是不是“*箭羽”之误?)治愈。如此严重之肺炎,竟以这平淡之药治愈,引起张氏莫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pz/3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狼疮为什么吃同样的药,效果却因人而异可
- 下一篇文章: 丁群专刊群声年第06期总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