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升高,DN的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统计研究,预计到年,世界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66亿,而DN患者将超过1亿。

(1)确诊糖尿病的时间较长,超过5年;或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持续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值>μg/m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μg/min或尿白蛋白定量>mg/d或尿蛋白定量>0.5g/d。早期可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

(3)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肾脏或尿路疾病。

注意鉴别糖尿病合并其他肾脏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

消渴病肾病临床上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即西医早期糖尿病肾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Ⅲ期;

中期,即西医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肾功能正常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Ⅳ期肾功能正常者;

晚期,即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存在肾功能损害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Ⅳ期肾功能不全和Ⅴ期患者。

糖尿病的发病关键在于胰岛素抵抗和缺乏,中医认为脾虚是糖尿病的发病关键,且有研究表明,脾虚与胰岛素抵抗和缺乏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虚是糖尿病的发病根本,病久容易伤肾。糖尿病肾病发病于糖尿病,故脾虚是糖尿病肾病的首要原因,肾虚是其发病的易感因素。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为脾肾亏虚。脾肾亏虚为本,兼夹血瘀、痰湿、湿浊等病证,是导致糖尿病肾病逐渐进展的重要病理因素,其中血瘀证贯穿整个病程。

证素表现:

气虚证:①神疲乏力;②少气懒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赤痕;⑤脉弱。

阴虚证:①怕热汗出,或有盗汗;②咽干口渴;③大便干;④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⑤舌红瘦而裂;⑥脉细数。

血瘀证:①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肢体麻痛,或偏瘫;③肌肤甲错;④口唇舌紫,或紫暗、瘀斑、舌下脉络色紫怒张

阳虚证:①畏寒肢冷;②腰膝怕冷;③面足浮肿;④夜尿频多;⑤舌胖苔白;⑥脉沉细缓。

湿浊证:①食少纳呆,恶心呕吐;②口中黏腻,口中有尿味;③神识呆钝,或烦闷不宁;④皮肤瘙痒;⑤舌苔白腻。

痰湿证:①胸闷脘痞;②纳呆呕恶;③形体肥胖;④全身困倦;⑤头胀肢沉。⑥舌苔白腻。

糖尿病肾病基本证候:

(1)气阴两虚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同见

治法:益气养阴,补肾化瘀。推荐方药:参芪地*汤、清心莲子饮、生脉散加减。方药如下:生*芪、沙参、麦冬、生地*、山茱萸、地骨皮、桑白皮、*箭羽,丹参、葛根、土茯苓。

(2)阳气虚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同见

治法:益气温阳、补肾化瘀。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胃苓汤、水陆二仙丹加减。方药如下:炙*芪、太子参、苍术、白术、山药、莲子、芡实、金樱子、砂仁、肉桂、姜*、川芎、炒薏苡仁、茯苓。

(3)阴阳俱虚血瘀证:气虚、阴虚、阳虚证、血瘀证同见

治法:滋阴助阳、补肾化瘀。推荐方药:玉屏风散、肾气丸、五子衍宗丸加减。方药如下:生*芪、太子参、山茱萸、山药、枸杞子、菟丝子、肉桂、姜*、当归、川芎、生薏苡仁、土茯苓。

兼证治疗:

(1)兼气滞证:治以理气解郁,可酌用香附、枳壳、陈皮、荔枝核等。

(2)兼痰阻证:治以化痰除湿。可酌用陈皮、制半夏、荷叶等。

(3)兼热结证:治以清泄结热。可酌用大*、*连、*芩、知母、桑白皮、夏枯草。

(4)兼郁热证:治以清解郁热。可酌用柴胡、*芩、赤芍、白芍、丹皮、山栀、夏枯草等。

(5)兼湿热证:治以清化湿热。可酌用苍术、薏苡仁、制半夏、地肤子、石苇、萆薢。

(6)兼水湿证:治以利水渗湿。可酌用猪苓、茯苓、陈皮、大腹皮、桑白皮、冬瓜皮、石苇、土茯苓。

(7)兼饮停证:治以通阳化饮。可酌用猪苓、茯苓、桂枝、白术、车前子、炒葶苈子、桑白皮。

糖尿病患者除了定期规律监测血糖外,仍需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pz/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