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孔门72弟子之一,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历史上,九流十家里有一个专门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的流派,叫纵横家。 在纵横家学派,*谷四友最为出名,分别是张仪苏秦,孙膑庞涓,当然,还有盖聂和卫庄,但这俩师兄弟是虚构出来的。 纵横家最擅长的必杀技就是游说,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就相当于国家百万大*,能改变国际形势。当年的苏秦合纵和张仪连横,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然而,很多人都知道纵横家的创始人是*谷子王诩,但其实,在春秋时期,有一个靠三寸不烂之舌,改变了诸侯各国局势的人,他才是纵横家的鼻祖。 这个人就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端木赐。 端木赐,字子贡,《论语》一书中所谓的子贡问曰,就是端木赐问孔子的话。 那么,为何说他是纵横家的鼻祖呢,证据在哪,我们从《史记》上的记录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话说,齐国的相国田常想要阴谋叛乱,但又惧怕齐国高、国、鲍、晏这四家在齐国的势力,不敢叛乱。 为了削弱这四家的势力,达到自己的目的,田常就采取迂回曲折的办法,让这四家人,集合兵力攻打鲁国,在战争中消耗他们,等他们的力量薄弱了,自己正好在齐国作乱。 一听说齐国要攻打鲁国,鲁国出身的教书先生孔子不淡定了,他心里万分,鲁国是自己的祖国,自家祖坟还在鲁国,如果齐国打败了鲁国,以后不但连家都没了,祖坟也保不住了。不行,得让弟子去游说,不能让齐国攻打鲁国。 但究竟派谁去呢? 孔子有七十二个弟子,他非常了解这些弟子的能力,谁的字写得好,谁善于言谈,谁善于组织策划,谁善于外交,每个人他都了如指掌。 虽然有的弟子自动请缨,要去游说齐国,让齐国不要攻打鲁国,但这些人主动要去的人,孔子没一个看上,所以就没答应。 直到一个叫子贡的学生自告奋勇说去,孔子才答应。 为何孔子会放心让子贡去呢? 孔老夫子很清楚,子贡能言善辩,口才绝伦,办事果断,去了让人放心,而且还一定能办成事儿。他去齐国游说,绝对是不二人选。 接到孔子的指示,子贡受命就上路了。 子贡慢慢悠悠踏上了去齐国的路,准备发挥他能言善辩的本领。 他斜着眼看着天上的太阳,阳光明媚,如此刺眼。 春天里来百花香,浪里个浪,浪里个浪。 越阡度陌,蜂蝶乱飞,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就来到了齐国。 子贡见到了田常,他开门见山给田常说,老田,听说你要攻打鲁国,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别看鲁国小,其实它是一个最难攻打的国家。 田常就问了,胡扯,你怎么知道难打。 你别不信,我实话告诉你吧,鲁国的城墙又矮又破,护城河又浅又窄,士兵愚昧无知,大臣们虚伪浮夸,士兵还厌恶打仗,你说说,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与他交战?你跟这样的国家打仗,简直就是降低自己的档次,拉低自己智商。 田常一听,我不打鲁国,又要实现自己的目的,我该去打谁? 子贡说,老田,给你说了吧,像齐国这么牛叉的国家,就应该去攻打吴国这样的强国,这样才能彰显齐国的实力,你跟弱鸡一般的鲁国开打,那是倚强凌弱,人家会说你不仗义。况且吴国的城高墙硬,护城河宽阔水深,战士们也都精神饱满,雄赳赳气昂昂的,他们守城的将士已经严阵以待,等着被打,这样的国家最好打了。 田常听完子贡的这番话,脸都快绿了,我靠,子贡,你这家伙这么不着调,满嘴跑火车。你说的难打的,恰恰是好打的,你说的好打的,恰恰是难打的,忽悠我是吧,你丫到底是什么用心? 子贡被看穿,他笑嘻嘻的,一副萌萌的贱样子。 老田,看你这话说的,我怎么能忽悠你呢。我这是为你好,你有所不知,我老师孔老二说过,国家忧患在外,就应该攻打弱小的国家,国家忧患在内,就应该攻打强大的国家。现在你也看到了,齐国的忧患在国内,当然就应该攻打强国。据我所知,你在齐国多次被提干,就是没有提拔成功,主要原因就是有人从中作梗,大家都不支持你,你想提干也没用。现在,你想攻打鲁国,假如这次打胜了,齐国国君就会更加骄傲,大臣们也会跟着自满,那时候,还有你什么事儿?这样的话,只会让你与国君的关系越来越远,你还会被提干吗?彼时彼刻,不但你危险,齐国也会危险,所以说,以我的建议,不如先打吴国。就算打不过吴国,但仗已经打了,士兵战死,国内形势空虚,你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干自己想要干的事,到时候别说提干,齐国都是你的。 子贡说的满嘴白沫,狠狠的咽了一口。 田常听完这话,觉得子贡说到自己心坎里。 既然如此,就这么办了。 不过,田常担心,这个时候攻打鲁国的齐国*队已经到了鲁国边境,要是一箭不放就这么召回来,就露馅了。 子贡又说了,别担心,我有妙招,我出了门就去吴国,说服他们发兵来救鲁国,你们正好在半路上截着吴国*队,狠劲揍丫的,这样班师回来也有面儿。 既然这样,子贡兄,我常静候佳音了。 老田,瞧好吧。 从齐国出来,子贡伸了伸懒腰,斜着眼看着天上的太阳,阳光明媚,还是那么的刺眼。 春天里来百花香,浪里个浪,浪里个浪。 越阡度陌,蜂蝶乱飞。不知不觉,子贡就到了吴国。 吴王夫差迎接了子贡,子贡开门见山,就说明了来意,听说吴国要称霸,恐怕没有机会了。 这下打击了吴王,他不知道子贡这话从何说起。 子贡就说了,恐怕你还不知道吧吴王,齐国现在已经去攻打鲁国了。这齐国本来就很强,如果鲁国被齐国占领了,疆土扩大,兵强马壮,你吴王还怎么称霸,到时候齐国倒戈攻打吴国,吴国再像鲁国一样不堪一击,到时候大王你去哪,你还有容身之地吗? 吴王捋了一下胡子,照你这么说,齐国这是要吞并鲁国,我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当然是去救鲁国了。鲁国弱小,吴国发兵去救鲁国,还显得吴国仁义,如果能打败齐国,占领齐国的土地,到时候吴国领土扩大,借助这些力量,就可以再去打北方的晋国,打败晋国,吴国想成为一方霸主,绝对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吴王想了一下,觉得不太行,因为吴国刚刚打败越国的勾践,这厮正在发愤图强找他报仇,越王总是后顾之忧,得等他占领了越国再去打齐国。 子贡听了这话,感觉吴王不上路。要是等到吴国占领了越国之后再去攻打齐国营救鲁国,那时候不光孔老师的祖坟被挖了,连孔老师的坟都得被挖。 不对不对,吴王啊,不是这样的,如果等到你占领越国再去攻打齐国营救鲁国,就失去了最好的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时候是吴国实行道义的时候,而攻打齐国营救鲁国就是实行道义,如果吴国实行了道义,其他诸侯国都会刮目相看,那时候你就可以打败晋国称霸,如果你真的害怕越国打过来,我可以马上越国,说服让越王派兵跟你一起去攻打齐国,这样,你就不用担心越王攻打你了。 吴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既然如此,那你就去越国游说吧,我等你好消息。 从吴国出来,子贡伸了伸懒腰,斜着眼看着天上的太阳,阳光明媚,还是那么的刺眼。 春天里来百花香,浪里个浪,浪里个浪。 越阡度陌,蜂蝶乱飞。不知不觉,子贡就到了越国。 越王亲自出门迎接,见到子贡就问了,老兄,我越国是个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狼来了都掉眼泪的倒霉地方,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是这样的越王,齐国要攻打鲁国,我说服吴王攻齐救鲁,但是,他担心他出兵的时候你攻打吴国。为了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他的意思是,你最好能派兵跟他一起出征,解除他的疑心。他才能安心出兵攻打齐国。当然我也是这个意思,对你有好处。 越王勾践吃了吴国的败仗,正在筹划着复仇的事情,如果跟着吴王出兵,到时哪有机会报仇,哪还有机会攻打吴国,有个的好处。 子贡就挑明了给越王说,我也知道,越王你正在谋划打败吴国,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你看啊,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如果吴国发兵去攻打齐国,吴国吃了败仗,你正好可以趁着吴国不行的时候,一举打败他。如果吴国打了胜仗,膨胀之下,他一定会再去打北方的晋国,我先去晋国给晋国国君一声,到时候你们来个两面夹击,谅他吴王也插翅难逃了,这难道不是好处? 越王勾践听到这天大的喜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于是乎,他答应了子贡的请求,并且还许诺,为了麻痹吴王,他要把攻打晋国的战备物资送过去,以此取得吴王信任。 子贡临走时,越王还要送他点礼物,但子贡没要,因为他还要去吴国给吴王回话。 从越国出来,子贡伸了伸懒腰,斜着眼看着天上的太阳,阳光明媚,还是那么的刺眼。 春天里来百花香,浪里个浪,浪里个浪。 越阡度陌,蜂蝶乱飞。不知不觉,子贡又回到吴国。 吴王啊,我已经跟越王说好了,越王本来就知道自己不自量力,跟吴国叫板,现在,他知道错了,他愿意跟你一起发兵去攻打齐国营救鲁国,愿意帮助你成为中原霸主。他还承诺,不出五天,就会派人来送战备物资,你瞧好吧。 吴王高兴的不得了,我靠,子贡啊子贡,你真是太牛叉了,俺吴王夫差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用说了,就按你的意思,等到越王勾践把战备物资送来,我就集合九个郡的兵力,攻打齐国,营救鲁国。 瞧好吧。 从吴国出来,子贡伸了伸懒腰,斜着眼看着天上的太阳,阳光明媚,还是那么的刺眼。 春天里来百花香,浪里个浪,浪里个浪。 越阡度陌,蜂蝶乱飞。 不知不觉,子贡到了晋国。 到了晋国之后,见了晋国国君就大呼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吴国要攻打齐国了。 晋国国君觉得,子贡你这厮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吴宫攻打齐国,跟我晋国有个毛的关系,你子贡激动个毛线。 话不能这说,吴国攻打齐国,如果齐国战败了,下一个目标就是晋国,那时候你还能说跟晋国无关吗? 晋国国君一听,也是这个理,但又该怎么办呢? 子贡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他对晋国国君说,这好办,你只要磨快兵器,喂饱战马,就等着吴国来就行了。 晋国国君就按照子贡的话做了。 从晋国出来,子贡伸了伸懒腰,斜着眼看着天上的太阳,阳光明媚,还是那么的刺眼。 春天里来百花香,浪里个浪,浪里个浪。 越阡度陌,蜂蝶乱飞。不知不觉,子贡回到了鲁国。 老师,我子贡回来了,累死我了。瞧好吧,孔老师,鲁国保住了。 果然,吴王发兵攻打了齐国,在艾陵这个地方,吴国凭借精锐部队,把齐*打得落花流水,俘虏了齐国七个将*的士兵,可谓是一场大捷。 吴国打了胜仗,吴王内心就膨胀了,他不愿意就此班师回吴国,因为他想打晋国,他想称霸。吴王他很清楚,如果能拿下晋国,下一步成为中原霸主,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算盘打得虽响,但腰里没钱啊。 晋国哪是那么好打的,况且在吴王没来开打之前,子贡已经给晋国国君报过信了。就算人家晋国没有准备,吴国都不一定打得过人家,何况人家已经有了准备,就等你来了。 结果,吴王带兵和晋国在*池这个地方兵戎相见。晋国凭借兵强马壮和积极的准备,打败了吴国。 越王听到吴*惨败的消息之后,就渡过江去袭击了吴国,直接打到离吴国都城七里的路程,才安营扎寨,停止进攻。 吴王听到这个消息,离开晋国返回吴国,吴王和越国*队在五湖一带开战。吴国和越国打了很多仗,都以吴国的失败而告终,最后,越*包围了吴王宫,杀死了吴王夫差和他的国相。 吴国灭国。 三年后,越国凭借自己的实力,称霸东方,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 子贡游说列国这一圈走的,可谓是环环紧扣,一环连着一环,一招连着一招,看着简直就像写小说,前后呼应,首尾相连。 其实这并不是小说,而是司马迁《史记》里记载的史实。 人都说诸葛卧龙、张子房谋略过人,这话没错,无论谋国还是谋战的,他们都是能人。但是如果他们和子贡相比,诸葛卧龙和张子房都只能算是蹒跚学步的婴儿,提鞋都不一定够。 子贡浪了这一大圈子,鲁国的危险解除了,齐国的计划打乱了,吴国被灭掉了,晋国变强大了,越国中原称霸了。 子贡一次出使,使各国形势发生了相应变化,十年当中,齐国、鲁国、吴国、晋国、越国这五国的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里,有两个国家最倒霉,一个是齐国,一个是吴国。而最倒霉的,莫过于吴国。本来好好的,非得听子贡的怂恿,去攻打齐国,打了齐国还不满足,还要打晋国那个庞然大物,简直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齐国吃败仗,自然不在话下,因为这样才能保全鲁国,而吴国的灭亡是必然的。 为何这儿没说呢? 假如吴国不灭,吴王反过来必然会子贡的麻烦,子贡跟着老师身在鲁国,吴国肯定会攻打鲁国,所以,子贡在这里只好牺牲吴国,他借勾践的手,灭掉了吴国,这样一来,既帮助了越国,又解除了后顾之忧,还保全了鲁国,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 子贡是一个改变历史的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改变了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形势,即便是放到今天,这样的人治学可以做院士,为*可以做财*,为官可以做外交,可以做国防,就算经商,最起码也是一个马云或者李嘉诚一样的人物。 事实上,他在那个时代取得的成就,是两千年来人类都无法达到的一个奇迹。 说他是纵横家的鼻祖,绝对没有夸大其词。 更多精彩内容,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gj/8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传奇之作重生后,联手你死对头抢了你皇位
- 下一篇文章: 今年不止嫦娥五号火星探测,国产航天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