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六法

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都称为便秘。便秘的原因很多,有属实属火者;也有属虚属寒者;又有气滞血燥而致者。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大*、牵牛、 之类下之。

(一)泄热通便,以祛腑实

进食辛辣,恣饮酒浆,肠胃燥热,津液不能分布,大便失润而成燥结,面赤口燥,唇干渴饮,喜冷恶热,舌苔*厚,脉多滑数有力。宜泄其有余,苦折其热。

竹叶3克瓜蒌30克薄荷3克(后下)栀子10克*芩10克枳实6克生大*粉1.5克(冲)元明粉3克(冲)

加减法:

若见口干渴饮,有汗烦热者,方中加生石膏15克(先煎)、知母10克、花粉10克。

如体质薄弱者,可减生大*及元明粉,加焦三仙30克即可。

若舌苔滑润者,攻下药不可急用,去硝、*,加苏叶、梗各6克、蝉衣6克。

(二)疏调气机,以通其便

气秘由于气分郁结不畅而生,气结不通则津液不布,大便秘结,心胸痞满,胁肋作胀,噫气不舒,舌苔白腻,脉象多沉。用疏调气机方法。

苏梗10克杏仁10克瓜蒌皮15克枳壳10克炙杷叶15克郁金6克青、陈皮各6克旋覆花10克(包)

加减法:

若气分结滞特甚,可加木香6克、沉香1克、香附10克。

若体质偏弱而气滞又甚者,可于方中加白檀香3克、紫降香5克、蔻仁2克。

如体弱气虚者,不可进破气散结之品,可用橘叶3克、绿萼梅6克、代代花6克。

病人体质过虚而又气分郁结时,可于补正之中加砂仁1~2克即可。破气之品不可过多,防伤正气。

(三)养血育阴,润燥通幽

阴血不足,肠道失于濡养,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心烦多梦,小溲*少,舌红口干,脉弦细。用养血润便方法。

生、熟地各10克当归10克赤、白芍各10克菟丝子10克黑木耳10克黑芝麻10克阿胶珠10克桑寄生16克肉苁蓉12克

加减法:

若病人湿邪较重,气机不畅,可于方中加疏风化湿之品,防其湿阻而膈间不畅。

若血虚而肝热又起,先以泄其虚热为主,可用苦泄折热之剂1~2剂,俟热除,再行养血育阴。

若血虚燥热明显,可加油润之药,如桃仁、杏仁、郁李仁,松子仁之类。

(四)养血和营,润燥泄热

血虚化燥,形瘦多火,面色黑浊,便干带血,肛裂,久则生痔。用养血和营润燥方法。

白芍20克生地12克*芩12克麻仁10克黑桑椹16克黑芝麻15克瓜蒌16克

加减法:

若血热肛裂,舌绛尖部起刺,全是燥热化火之象,加生地榆10克、炒槐米10克、*箭羽10克。

若燥热较重,溲赤且热,加桃、杏仁以润燥,并可酌情加元明粉2~3克(冲),但不可过用久用。

(五)益气补中以助其正,升阳扶脾求其便通

中气不足,无权推动,大便秘结,便后气短,语音低微,腹胀纳少,苔白质嫩,脉虚大。治以补中行气法。

*参10克*芪30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炙草10克附子10克(先煎)肉桂末3克(冲)升麻6克

加减法:

若阳虚气弱较甚者,可加人参粉3~5克(分冲),*芪可增量。

若遇气虚便秘者,单用升麻3克、白术60克,亦每能奏效。

若病人腹胀,气机不畅时,可加砂仁3克,木香6克,或仿六君子丸用之亦可。

(六)温阳以化湿,补火以通便

冷秘乃寒湿久积脾胃而成,命门火衰,火不生土,中焦运化失职,阴凝固结,唇白口淡,舌胖,苔白腻,脉多沉迟虚弱。用温阳补火方法。

淡附片15克(先煎)淡吴萸10克淡干姜10克*芪30克肉桂子6克*参20克炙草10克

加减法:

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病的人,若治疗得当,效果明显。

若服药有效,而不巩固,时时反复者,可酌情加重药量:附子可加至30~60克(先煎),*参量加至30克,*芪量加至60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gj/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