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妈妈总是令人扫兴
妈妈总是令人扫兴 ??▼ 聊聊孩子那些事|之三十五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白薇老师音频 每次出差,我都喜欢买一些当地的风味特产带给家人。每个城市都有专门售卖特色特产的商店,那必定是我出发前的 一站。给婆婆,给妹妹,给小侄女,银色电镀购物车像一艘小小的舰船,在五光十色的货架间巡索,快要超载了。但是,给妈妈的礼物在哪里呢?每一次,当我想到要给妈妈选择礼物的时候,脚步就不再轻盈,伸向货架的手指也迟疑起来,我听到自己发出的一声叹息。 请不要疑惑,我的叹息绝不是因为吝啬,也不是选择困难症突然发作,而是我明白,无论奉上什么新鲜稀罕或是价廉物美的物件,我亲爱的母后大人都能够目光炯炯地寻找出这些东西的缺陷——或是价格虚高,或是质量可疑,或是有悖于健康养生原则,或是违背了勤俭持家传统。那些曾经在货架上熠熠生辉的,售货员告诉我有营养有疗效的,随着我舟车劳顿满载风尘的礼物还未及拆封,就成了呈堂证供,灰头土脸地摊在茶几上,和我一起接受毫不留情的批判。唉,我的妈妈总是令人扫兴。 给婆婆买东西就没有这份惶恐了,无论收到什么礼物,老太太都会像个小孩子一样欢天喜地地收下。或者立即换上新衣服出去得瑟,或者把特色小吃分给楼下跳广场舞的老姐妹品尝。惹得一群老太太每次看到我,都会热情地询问:“最近没出差啊?上次带回的鱼片真好吃!真是个孝顺儿媳妇!”我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还是有点小得意,暗自想着,年底去南方,一定给她们买点没见识过的稀罕物。 可是,我的妈妈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善解人意呢?我的妈妈为什么总是让我扫兴呢? 几个闺蜜相聚,互相诉苦,发现原来“扫兴”是妈妈们的通病。 有人从南京带回板鸭。还没有拆封,妈妈就说,鸭肉寒凉,天冷了不宜吃。再说电视上刚播了,有无良商家用死鸭子卖给游客,你肯定上当了。 有人从杭州带回青团,妈妈只吃了一个就说:味道不如咱们的*米炸糕,那么远,那么沉,那么贵,说过多少次了出门不要买东西。 有人快递了蓬莱蟠桃,妈妈电话告知味道不如王家寨的,人家十块钱六斤,小是小了点,都是桃子味。 有人带妈妈去新开张的饭店尝鲜,结账出门,妈妈就说:超市发的小*鱼3块9毛9一斤,你刚点的这一盘清蒸什么鱼,你又被宰了。 还有一位女伴母亲节送了鲜花,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这“华而不实”的礼物屡屡被她妈妈换算成土豆、萝卜、白菜若干斤,作为她不会过日子的佐证。 所以,经过论证,我们得出一致结论:妈妈这样令人扫兴,买东西吃力不讨好,以后逢年过节不如包个红包,老人家总不会挑出人民币的瑕疵吧。当然,那些红票票不久就会以各种名目被塞回到孙子外孙的口袋里。那是后话,暂且不表。 后来我还发现,“扫兴”的妈妈比比皆是——《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美食家陈晓卿也写了妈妈如何“扫兴”的文字:给父母一笔钱让他们去旅游,结果妈妈转身就把钱存入了银行,5年定期。陈晓卿只好亲自带父母出行。在日本一家 的餐厅,排了好久的队终于落座。想点新鲜的刺身,陈妈妈立刻详细叙述了在北京吃生鱼片后腹泻的惨状。想点天妇罗,陈妈妈又用一系列很具体的数据阐述了老年人如何不适宜吃油炸的东西。面对那页让人垂涎的美食菜单,陈妈妈义正辞严地表示:“你们吃你们的,我只要一碗拉面,最简单的那种。”之后,无论吃饭还是买东西,老太太都要过来打听价钱,然后在一旁默默地心算,再突然大声报出一个人民币的数字:“乖乖,一瓶矿泉水这么贵啊!”结果第二天再出去,老两口的双肩包沉甸甸的,陈晓卿拉开一看,是妈妈连夜在房间烧的凉开水,好几瓶······ 美食家的文笔诙谐风趣,却流露着无措无奈,我边读边笑,仿佛看到了我妈妈的影子。 网上有人发问:你们给爸妈送礼物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什么?排在前几名的回答是:“乱花钱。”“太贵了。”“以后你自己过日子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的。”呵呵,扫兴程度有的一拼。 除了“呵呵”,我没有深究过为什么,只是觉得妈妈从前过惯了苦日子,现在老了,观念落伍了,情商也不在线了,不能适应新鲜的现代的舒适的生活了。 去年夏天,我的孩子实习结束,拿到了平生 笔工资。他兴奋地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gj/2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用这种方法治疗斑秃见效最快
- 下一篇文章: 白薇你不是我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