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际,众多植物的叶片由碧绿转为深红,造就了一处处令人陶醉的红叶胜景。在北京的香山,元宝槭与黄栌的秋叶如诗如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枫香树的红叶独树一帜;江苏苏州的天平山,不仅枫香树令人赞叹,乌桕与鸡爪槭也各展风采;而四川九寨沟的枫香树、五角槭与乌桕,以及湖南张家界的黄栌,更是美不胜收;四川峨眉山的连香树也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在尽情享受这些自然美景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何原因使得叶片在秋冬时节变得如此绚丽夺目?叶子变红,关键在于植物色素在叶片中的含量与比例的变化。植物叶片中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三大类色素,其中,对叶子变红影响最大的是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及少数裸子植物器官中的水溶性色素,其颜色随酸碱度而变化,酸性条件下呈红色,碱性条件下呈蓝色,中性条件下呈紫色。在春夏季节,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主要负责吸收和传递光能。此时,充足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促进了叶绿素的合成。然而,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其含量逐渐减少。同时,叶片细胞中的花青素含量迅速增加,细胞质积累的可溶性糖也逐步增加,使叶片呈酸性。这样,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红色,从而使得叶片逐渐变红。

红叶植物种类繁多,包括鸡爪槭、三角槭等无患子科槭属植物,黄连木、黄栌、火炬树等漆树科植物,以及乌桕、山胡椒、大花卫矛等常见树种。此外,藤本植物如爬山虎等也有叶子会变红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大自然不仅在秋季赋予叶子红色。在正常养护情况下,红叶李、紫叶矮樱等植物会积累花青素,使叶片在其他季节也呈现红色。同时,一些植物的嫩叶也是红色的,例如紫薇、接骨木等,这是由于嫩叶中叶绿素含量较少,细胞质呈酸性,从而使得嫩叶中的花青素呈现红色。影响色素合成与分解的基因数量繁多,任何关键基因的变异都可能导致叶色变化。科学家们利用这一特性,通过遗传改造等技术,成功繁育出众多红叶植物。例如,“丽红”元宝枫,这一经过人工精心选育的优良变种,其叶片在秋季展现出鲜艳夺目的红色,不仅色泽比普通元宝枫更红,而且红叶期更长。这背后的原因,正是其花青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数量的增加。近期,彩叶植物叶片中叶绿素代谢、类胡萝卜素代谢等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使得人工操控叶色成为可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1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