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为人谨慎,为何会留下如此巨大破绽原因
本期的《水浒传》成语故事见于小说第二十回,发生在刘唐面见宋江之时,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唐和宋江。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刘唐道:“感承大恩,不惧一死,特地来酬谢。”宋江道:“晁保正弟兄们近日如何?兄弟,谁教你来?”刘唐道:“晁头领哥哥再三拜上大恩人。得蒙救了性命,现今做了梁山泊主都头领。吴学究做了军师,公孙胜同掌兵权。林冲一力维持,火并了王伦。山寨里原有杜迁、宋万、朱贵,和俺弟兄七个,共是十一个头领。现今山寨里聚集得七八百人,粮食不计其数。只想兄长大恩,无可报答,特使刘唐赍一封书并黄金一百两相谢押司,并朱、雷二都头。” 刘唐打开包裹,取出书来,便递与宋江。宋江看罢,便拽起褶子前襟,摸出招文袋。打开包儿时,刘唐取出金子放在桌上。宋江把那封书就取了一条金子和这书包了,插在招文袋内,放下衣襟,便道:“贤弟,将此金子依旧包了。”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后不久,案件就被何涛侦破。何涛来到郓城县,打算通知知县时文彬派人捉拿晁盖等人,谁知遇到了时任押司的宋江。从何涛口中得知晁盖是案件主谋后,宋江大吃一惊,随即悄悄来到东溪村,将消息告诉了晁盖,这才使得晁盖得以顺利脱身便前往梁山落草。 林冲火并王伦后,晁盖成了梁山的大寨主。为了感谢宋江当年的救命之恩,晁盖派赤发鬼刘唐来到郓城县见宋江,送上了一百两金子和一份感谢信。不料此事却成为后来宋江怒杀阎婆惜的导火索。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不计其数”,意为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代周密所撰《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中的“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托塔天王晁盖取代白衣秀士王伦成为梁山大寨主后,梁山的变化如何?赤发鬼刘唐在宋江面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刘唐的这番话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一是头领增加了,二是山寨喽啰数量也得到了扩充。但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刘唐之言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刘唐告诉宋江,梁山上的头领数量增加,这的确是事实。王伦时期,梁山上仅有王伦、杜迁、宋万、朱贵和林冲这五位头领。晁盖担任大寨主后,梁山的头领数量增加到了十一位,比之前多出了六位。 不过,刘唐所说的梁山喽啰数量增加却是言不由衷。小说第十一回林冲来到柴进庄园时,柴进是这样介绍梁山的:“那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而在第十五回,吴用来到石碣村时,阮小二也曾介绍过王伦时期的梁山。当时,阮小二说道:“这几个贼男女聚集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抢掳来往客人。”尽管石碣村就在梁山附近,但阮小二对于梁山的了解并不多。而柴进与王伦却一直保持联系,他的说法更为可靠。因此,王伦时期梁山的喽啰数量已经达到了七、八百人。 既然这样,刘唐所说的“现今山寨里聚集得七八百人”并无多大的意义,这至少说明尽管有劫取的生辰纲这样一笔巨额资金,但梁山却没有因此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可见这笔钱并没有被晁盖等人拿出来壮大梁山,而是成了个人的私产。 细心的读者还会留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刘唐将晁盖的亲笔信交给宋江后,宋江将其放在自己的招文袋中,这封信后来也成了宋江怒杀阎婆惜的导火索。按照小说的描述,宋江与刘唐分别后,又经历了与阎婆惜成亲、阎婆惜私通张文远、宋江怒杀阎婆惜等一系列故事,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月。试问一向谨慎的宋江又怎么可能如此粗心大意,将这封可以令自己陷入牢狱之灾的信件放在招文袋中长达一个多月而不尽早销毁呢?这显然又是小说作者在情节设计上的一个巨大漏洞。 参考书籍:《水浒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xw/12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辩士左右时局的时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