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出诊时间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974543871359540&wfr=spider&for=pc

编者按:为充分展示平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城乡联动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平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策划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看平邑系列报道。大众网·海报新闻将利用全媒体矩阵,聚焦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品牌特色等,挖掘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平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显著成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林鹏见习记者张瑶通讯员薛啸洋徐杰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仲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特色之一

优秀传统文化,是辉煌灿烂五千年文明中的璀璨明珠。作为仲子故里,平邑县仲村镇是二十四孝中百里负米的诞生地,其文脉可谓源远流长,影响至今。如今,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不断推进,仲村镇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其为载体,大力弘扬孝善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相信榜样的力量家门口挂起荣誉牌

走在仲村镇荒里村中,除了干净的大街,布局合理的民房,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评选出的好丈夫、好媳妇、最美家庭等称号的家庭,村里都会在其家门口悬挂一个荣誉牌,向来访者昭示家庭幸福和美。

最美家庭悬挂示范牌

评选出的好人好事,不仅放在家里,更应该挂在门口,让百姓有切切实实的荣誉感。平邑县委派驻荒里村第一书记兼村支部书记廉德海介绍,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带动身边人,是打造醉美乡村、善美荒里的重要举措。

乡风文明体现在文化底蕴中,浓郁的氛围可产生最直观的影响。围绕荒里的孝善文化,第一书记积极深挖其内涵,营造孝善氛围,积极开展活动,使孝善入脑入心,激励人们向善前行。

初心街,是荒里村的主题街之一

如今,荒里村成功打造出四条主题文化街,平语街邀请书法家到村送文化下乡,挥毫泼墨写下名言警句,装裱后镶嵌在墙上;孝善街着重描绘经典故事,弘扬孝善文化;和美街则突出百姓的幸福生活,将评选出的好婆婆、好媳妇等荣誉牌挂在门口;初心街则以*建为主题。

荒里村曾名为积善庄。顾名思义,其孝善之风由来已久。有村民身患重病,其他村民踊跃捐款,筹集4.5万元治病。

在美丽乡村打造上,坚持群众的所需所盼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的理念,聘请专业团队高规格设计,深刻挖掘荒里村的历史文化,围绕着醉美乡村、善美荒里这条灵*主线,以为重点建设内容,投资余万元,除了四条主题街,还重点打造1个初心传承馆、1个新时代休闲广场,3段轴心街文化长廊,粉刷墙壁多平方米,彩绘20多幅,安装太阳能路灯62盏,栽植红叶石楠及卫矛等绿化苗木多平方米。

荒里村悄然间进行着蜕变。施工时百姓送饮水,清理路面百姓自发组织清理,修路百姓积极捐款。这是我们一点心意,别嫌少。有户困难家庭,追着将钱塞到村干部手里,为村里出一把力。

善传千秋及万代、美进寻常百姓家。善美荒里村,日益成为仲子故里美丽乡村线路上一颗璀璨明珠,在全县美丽乡村观摩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借助乡村振兴服务队两年帮扶契机,仲村镇还将重点打造东流村、荒里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村,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姜文化广场仲子学堂书声琅琅

作为仲村镇有名的生姜种植基地,西流村种植生姜已有30多年历史。站在村里的姜文化广场上,漫步姜文化长廊,放眼望去,一个个圆形姜窖盖子,点缀其中。

西流村姜文化长廊

谁会想到,这里曾是让村里头疼之地。多年来,西流人因姜而富,也曾因姜而愁。广场原来都是姜窖,挖姜窖时的泥土闲置,造成地势高低不平,还有很多百姓的柴火垛,乱七八糟。回想起以前,村支部书记张加林直摇头。

在美丽乡村创建中,西流村投资20多万元,对整个姜文化广场进行改造提升,新建姜文化长廊1处、西侧的姜韵亭1处、北侧的健身广场1处。姜文化广场共有近个姜窖,为给生姜呼吸空间、方便储存,硬化面积很小,为了美化环境,在地面种植草皮。姜文化健身休闲处,与西侧的健身广场遥相呼应。近年来,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依托村中的石器遗存,西流村还打造石碾、石磨文化景观,并建成流庄记忆村史馆。村史馆于年建成,由明朝年间的一座古庙改建而成。

村史馆前,一棵老柳树的树干,仿佛昂首的凤凰栖息与此。在建村史馆时准备清理之际,从中间发出一棵梧桐树,正所谓凤凰栖息地、梧桐来安家。

仲子书院

村史馆收集了反映西流村历史变迁的各种物品,并设置了*建板块。流庄历来产业兴旺、人才辈出,剧团、古建筑、木业、绳业、农业、医学等百花齐放。仲村即是仲子故里,也是平邑县第一个*支部成立的地方,姜韵人文秀,最美在西流,村史馆里面展列的物品及记录,已经使该村史馆成为红色宣传的专馆。

积德绵世泽,读书振家声。西流村还建成仲子书院,摆放大量书籍,安装课余时间游乐设施。村两委充分发挥仲子书院作用,动员退休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下午放学后常有前来学习的学生。

此外,仲村镇还先后开展美在农家家居生活培训,书香墨韵、平语近人、书法进村居文艺志愿服务,好媳妇好婆婆评比表彰,质量兴农农技推广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tx/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