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岁男孩确诊,活动轨迹曝光有没有老人
文丨小树妈妈 来源 成长树(id:chngzhangshu99) 这段时间,我周围父母圈子里最常聊的话题就是疫情和网课。 连着几天了,新增确诊病例一直都是上千例。吉林的情况不太好,上海和深圳不乐观。北京、天津、广东、广西基本每天都有新增。 好多孩子都是刚开学没多久,就因为疫情停课了,只能居家上网课。 咱们之前一篇文章里,吐槽过孩子在家上网课的事儿。 一个孩子上网课,家里得跟上6个保障组,分别负责资料下载打印、网络调试、监督管理、端茶倒水、录视频拍照、班级群沟通等等杂事。 评论区里有位妈妈却说:这还至少家中有人看娃,都上班的呢? 这条评论收到了很多赞,疫情之下,孩子说停课就停课,但大人没办法说停工就停工。 这时候要是家里有老人能帮忙带娃或者搭把手,父母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 前段时间北京有个2年级的小朋友不幸确诊,但是他的流调轨迹却也让不少妈妈觉得很羡慕。 这孩子在东城区和平里四小(东校区)读书,周一至周五在朝阳区砖角楼姥姥家居住,由姥姥、姥爷步行接送上下学,中午在学校用餐。 周六周日在东城民旺园13号楼父母家居住。 孩子父母家和孩子姥姥家,步行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两个地点离孩子学校,也都是几分钟的路程。 但是姥姥姥爷还是在周一到周五负责接送外孙、辅导作业之类。只有周六日夫妻俩休息的时候,送孩子回家,由夫妻俩带孩子游泳练琴,出门放松玩耍。 这样的安排,既减轻了小两口的负担,又不至于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和跟父母的亲密关系。 电视剧《请回答》里,有句非常经典的台词: “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触动心弦。” 其实无论是姥姥姥爷还是爷爷奶奶,只要他们在帮忙带娃,本质上都是想守护自己的儿女,希望给子女减轻一些负担。 可以说,有没有老人帮忙带娃,妈妈和爸爸过的是2种人生。 01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我记得在去年7月份的时候,一位南京45岁妈妈的行程轨迹,曾经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这位妈妈的工作,是机场的客舱保洁。 行程显示,从7月10号到7月21号,她的的生活都是被2件事填满: 工作和接送儿子辗转于各种培训班。 7月12号工作到了半夜11:00,第二天早上还是7:50送孩子上培训班。 7月16号,早上7:20送完孩子,自己工作到次日凌晨4:00,可下午还是各种接送孩子。 这位妈妈的生活轨迹,其实也是许许多多妈妈们生活的缩影。而之前有位北京爸爸的生活轨迹也十分类似。 他34岁,是一位无症状感染者。 家住在顺义,上班地址在海淀区,两地之间相隔有50公里,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足足3个小时。 他14天的生活轨迹非常一致,工作日换乘两趟地铁通勤上下班,白天的时间都给了工作。周末带孩子去早教班,中间还挤出时间来准备考清华的研究生。 他们都是我们身边最为常见的普通人,虽然工作收入各异,但都没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且不说工作有多消耗精力,单单是带好一个孩子,已经要让人恨不得长出8只手。 要给孩子准备一日三餐;辅导孩子作业、监督孩子刷题;接送孩子上下学和去辅导班;要处理孩子打架闯祸的烂摊子;要陪孩子练琴;要加入很多的父母群,研究怎么上网课怎么跟老师对接…… 这些琐碎又重复的事情,足以让一个成年人忙得团团转。 就目前来看,有条件请全职保姆的家庭还是很少,多数家庭要么父母一方辞职,要么就是请家里的老人帮忙。 老人,很多时候就是那个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 因为有老人在帮忙带娃,所以很多双职工家庭夫妻俩可以一起打拼事业,可以给家庭筑起更坚固的经济基础。 02带娃的人常常自责 老人分担了更多的压力 记得在去年的时候,明星李承铉曾经在节目中坦言自己带孩子险些抑郁。 他说自己在带女儿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自己控制不住情绪。所以在女儿睡着的时候,常会非常后悔,不自觉地流眼泪。 李承铉还有一句话说得特别扎心,那就是带孩子没有什么成就感:明明很累,却看起来像什么都没做。 其实真的是这样,带孩子是一件让人心里压力极大的事情。 它不同于一项工作,能看到明确的进展。它是反反复复的重复做一个事情,今天收拾了玩具,明天还要收拾。今天洗了孩子的衣服,明天还要洗。 更让人难过的是,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反复地犯各种错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但是没带过孩子的外人,常常会 时间责怪带娃的人。 我曾看过一位妈妈写的亲身经历,她家孩子出生的前3年,是孩子姥姥过来帮忙的。 但偏偏孩子是个吃饭困难户,一日三餐经常要人喂着才啃吃。而且体重明显比同龄人要轻一些,身高也不够。 她当时经常抱怨自己的妈妈:“他现在这样,都是你没给他养成好习惯”、“你别总追着喂饭,不能太惯着他”…… 孩子姥姥也无比自责,总是说自己怎么连个孩子都带不好。 后来这位妈妈和老公的工作都稳定了下来,孩子也上幼儿园了,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己带娃,孩子姥姥就回了老家。 等她和老公自己带娃之后才发现,自己带娃也没有比母亲强多少,挫败感依然很强。 用尽各种方法,孩子依然不爱吃饭。幼儿园特别简单的作业也总是不会写。 她感觉自己每天都精疲力尽,而且感觉自己抱怨母亲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 “你这样方法肯定不对”、“你不能这样……” 那时候她才知道,母亲默默地帮她承担了多少压力和责任。 有老人帮忙带娃,这份担子没真正落到她的身上。现在妈妈回老家了,她必须要直面带娃的各种难题。 她开始为曾经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而内疚,为曾经对母亲带孩子的方式指手画脚而羞愧。也意识到自己是在消耗母亲的自由生活。 老人带娃,很少有尽善尽美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已经尽了自己 的努力,给了年轻的父母 的帮助。 03如果有老人帮忙带娃 请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 在替儿女带娃的老人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老漂族」。指的是那些背井离乡,来到子女身边,帮他们照顾孩子的老人。 有数据统计,中国有近万的随迁老人,而其中一半都是「老漂族」。 陌生的环境,切断的人际关系,让很多老人都无所适从,但是为了能够帮助到自己的儿女,他们义无反顾地成为了城市的编外人员。 家里有这样默默付出的老人,其实是子女莫大的幸运。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无论是姥姥姥爷,还是爷爷奶奶,他们都是家里的宝。 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忙,我们才能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回来就可以放松的地方。 因为有了他们做后盾,我们才能安心上班,给孩子和自己争取更好的明天。 因为有他们,我们无论多大年纪,还可以做个有所依靠的孩子。 点个在看,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关心疼爱。 也祝愿每位老人都能身体健康,长久地享受天伦之乐。 写在我家也是孩子姥姥过来帮我带娃。 有姥姥在,家里冰箱总是满满当当,厨房总是有烟火气。孩子姥姥还喜欢研究各种美食,俩娃学习压力大,但还是肉眼可见的胖了一圈。 大家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娃吗?欢迎在留言区说说感受。 END来源简介:本文转载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tx/8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硕士rdquo飞
- 下一篇文章: 这些地方才是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