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常用联药

1.痛风三要药:土茯苓、萆薢、威灵仙。

2.治痹三联药:蜂房、地鳖虫、乌梢蛇。

3.治关节痛二联药:全蝎、蜈蚣。

4.痹证化热治疗二联药:知母、寒水石。

5.痹证的三联主药:穿山龙、川乌、*箭羽。

6.阴阳两虚常二联药:仙灵脾、生地*、熟地*。

7.气血两虚三联药:炙牛角腮、油松节、仙鹤草。

8.降低风湿因子四联药:青风藤、穿山龙、拳参、忍冬藤。

痹证辨证用药经验

1.益肾壮督:熟地*、仙灵脾、骨碎补、鹿角片、桑寄生等补益肾督,熟附子、制川乌、川桂枝、细辛等温阳祛寒。

2.通络止痛:全当归、威灵仙、赤芍、丹参、水蛭、地鳖虫、红花等。

3.扶正:熟地*、当归、桂枝、鹿角胶、仙灵脾、*芪、白术等。

4.补虚:补骨脂、仙灵脾、骨碎补、*芪、地*、鹿角霜、桑寄生、金毛狗脊、仙鹤草、枸杞子等。

5.滋阴补阳:桂枝、补骨脂、仙灵脾、地*、鹿角霜、生姜等。

6.开痹:防风、赤芍、羌活、威灵仙、红花、炒白芥子等以祛风、活血、化痰、露蜂房。

7.治疗沉寒痼冷:常以制川乌、草乌配以附子、桂枝、独活、干姜、细辛等温燥之品。

痹证随症用药经验

痛风

痛风急性发作期,多重用土茯苓、萆薢。

痛风急性发作期偏热者,配用生地*、寒水石、知母,以清热通络。

痛风急性发作期偏寒者,加制川乌、制草乌、附子、川桂枝、细辛、仙灵脾、鹿角霜等,以温经散寒。

痛风见“僵肿”者,加炮山甲、蜣螂虫,以破结开瘀。

痛风并体虚者,加补骨脂、骨碎补、鹿角片、生*芪、仙灵脾、炙蜂房等,以温经散寒,以固本培元,预防发作。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女性),多使用桂枝、吴茱萸、生姜、通草类温经散寒之品,少用乌附类的大辛大热之品。

顽痹

寒湿盛者,制川乌、草乌、附子、细辛配乌梢蛇、薏苡仁、白术、苍术、蚕沙等。

化热者,以寒水石、地龙、僵蚕配以葎草、*芩等。

夹痰者,僵蚕配以胆星或白芥子或二妙散等。

夹瘀者,水蛭、地鳖虫配以桃仁、红花等。

关节痛甚者,全蝎或蜈蚣常用。

背部痹痛剧烈难受而他处不著者,九香虫配以葛根、秦艽等。

关节僵肿变形,蜂房、僵蚕、蜣螂虫,配以泽兰、白芥子等。

病变及腰脊者,合用蜂房、乌梢蛇、地鳖虫配以川续断、狗脊等。

痹证局部症状用药经验

上肢痛,加葛根、宣木瓜、羌活。

腰及下肢痛,加川续断、金毛狗脊等。

关节肿胀明显,加白芥子、半夏、泽兰、泽泻、穿山甲、蜣螂虫、苍术、白术、茯苓等。

痹证伴随症状

肿胀者,白芥子、穿山甲、泽兰、泽泻等。

寒痛者,制川乌、草乌、制附片,剧者加全蝎、蜈蚣、地鳖虫等虫类药,或三七、元胡、制南星。

腰背部僵硬不适,葛根、赤芍、白芍。

痹证临床经验用药

风、寒、湿偏重用药经验

寒甚,乌、附、桂用量加大。

瘀阻甚,桃仁、红花偏多。

风胜,用钻地风、防风等。

湿胜,薏苡仁、苍术、白术等。

热痹,寒温并用。①风寒湿浊郁久化热,舌脉俱有热象表现者,桂枝、制川乌配寒水石、知母或地龙。②寒象重而热象轻,关节虽灼热,但仍以温通为宜,常用桂枝、制川乌、制草乌配土茯苓、知母等。③寒热并重者,桂枝、制川乌、制草乌配寒水石、地龙、忍冬藤等。

癫痫久治不愈,脊髓空洞症而有风痰者:制乌头配伍半夏。

激素不良反应用药经验

针对激素用量大易伤阳气,出现“阴虚火旺”者,酌加生地*、麦冬、甘杞子、知母、玄参、甘草等。

针对激素减量后出现精神不振等,证属脾气虚弱及脾肾阳虚者,酌加补骨脂、仙灵脾、地*、鹿角霜、蜂房、菟丝子、附子、蜂房等。

另外:①大剂量使用穿山龙、生地*、熟地*、仙灵脾等,一方面益肾壮督,一方面可以较快地递减激素量,并防止激素撤除后出现反跳。②阴虚偏重者,重用地*,用量可达30~g,仙灵脾则宜用量小。阳虚偏重者,生地*用量宜少,仙灵脾可加至20~40g。

川乌、草乌临床使用经验

凡寒邪较轻而体质弱者,用制川乌;较重者用生川乌;重症川乌、草乌并用;用量则根据患者对乌头碱的耐受反应程度,逐步增加。同时配以桂枝、细辛、独活等温燥之品,乌、附生品应酌减其量,并先煎1小时,量大则须与防风、黑小豆、炙甘草、蜂蜜同煎。

单味药使用经验

穿山龙临证配伍经验

穿山龙配伍川乌、*箭羽为治疗痹证之三大主药,其中寒证配以川乌,热证佐以*箭羽,寒热夹杂则并用之。穿山龙用量须在40~50g,少量则效果不明显。

桂枝临证配伍经验

桂枝配白术,助中焦脾阳温运化湿,使气布湿散。

桂枝配当归、川芎以温经行气活血。

桂枝配石膏以辛散热邪、通络止痛。

乌头临证配伍经验

寒邪重则用生川乌,寒邪较轻而体弱者用制川乌。

寒湿痹痛重症,须生川乌、生草乌同前。

顽痹之寒湿偏胜常用乌头配桂枝。

寒湿痹痛伴血虚者,制川乌,配当归祛寒通络、补血活血。

痹痛由热寒互结者,制川乌,配生石膏或羚羊角以祛寒、除热、止痛。

*芪临证配伍经验

痹证出现虚烦失眠,*芪配磁石,以温补镇摄。

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白塞综合征等出现热入营血、气阴两伤者,*芪配伍生地*。

风湿病气虚湿滞者,*芪配防己。

肾虚水肿,*芪配地龙以补气化瘀;*芪、肉桂、车前子益气温通、利水消肿。

肾气虚血瘀水停者,*芪、益母草。注:益母草用量90~g,效果始佳。

气虚血瘀者,*芪配川芎。

地*临证配伍经验

生地*血痹出现热象者(如类风湿关节炎偏热者),生地*配附子;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微恶风寒者,生地*配淡豆豉。

熟地*阳虚寒痰瘀滞者,熟地*配伍麻*。

葛根——骨痹常用

朱师治疗骨痹,葛根用量突破常规至30~45g,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本文选自《朱良春治痹薪传实录》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张仲景六经辩证中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病

阳明病

少阳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tx/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