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川贝甘润擅化痰,浙贝更比川贝寒
都为川贝母(摄于湖南邵东)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湖北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的干燥鳞茎。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呈圆锥形,顶端精尖,外层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紧密无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亦称“怀中抱月”。夏、秋季采挖,去须根、粗皮及泥沙,干燥入药。 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贝母)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一名空草。” 2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记载:“(浙贝)味大苦,性寒,阴也,降也,乃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之药。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luǒl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为末可敷,煎汤可服。性味俱浓,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chì)数倍。反乌头,又解上焦肺胃之火。” 3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川贝母)味甘微寒,凉心散郁,清肺而化热痰。象贝:形坚味苦,泻热功胜,不能解郁也。土贝:形大味苦,泻热解*,外科专药。俱去心用之。” 浙贝母(摄于湘中大药植园) NO.2.1功效主治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主要功效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1 清热润肺:本品甘苦微寒,质润色白,主入肺经,善于清热润肺,适于邪热壅肺之咳嗽、咯血等病证。 2 化痰止咳:本品苦而微寒,善于化痰止咳,既可清化热痰,又可润化燥痰,适于痰热壅肺或燥痰阻肺之咳嗽咯痰、痰*稠或黏而难咯,或阴虚劳嗽、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病证。 3 散结消痈:本品既可清热化痰,又可消痈散结,适于痰瘀壅滞之瘰疬、乳痈、肺痈等病证。 浙贝母(摄于湘中大药植园) 类似药物 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主要功效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散结消痈。 1 清热化痰止咳:本品苦寒入肺,善于清热化痰止咳,适于痰热壅肺之咳嗽咯痰、痰*稠量多等病证。 2 解*散结消痈:本品苦寒之性较强,又可清热化痰,适于热*、痰浊壅滞之肺痈、乳痈、瘰疬、疮*等病证,如“消瘰丸”。 浙贝母饮片(摄于湖南长沙) 类似药物 湖北贝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大致同浙贝母。 湖北贝母(摄于湖北*石) 用法:川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3~10g,煎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川贝母、湖北贝母还可研粉冲服,一次1~2g。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贝母含贝母生物碱和甾体皂苷类成分,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镇痛、抗溃疡、抗菌等作用;浙贝母含浙贝甲素、浙贝乙素,有镇咳、祛痰、松弛气管平滑肌、抗炎、抗幽门螺旋杆菌、抗溃疡等作用;湖北贝母含生物碱类、萜类等成分,有镇咳祛痰、平喘、降压、耐缺氧、扩瞳等作用。 湖北贝母(照片由湘中大本草联盟陈老师提供)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赵高琼,任波,董小萍,童婷婷,张乐乐,向晖.川贝母研究现状[J].中药与临床,,3(06):59-64. 张明发,沈雅琴.浙贝母药理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10):-. 徐定平,吴晶晶,周鑫堂,郜红利.湖北贝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4(06):92-94. 音频:高定昌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tx/4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干货味中药记忆口诀,句句经典
- 下一篇文章: 球料快递10月18日主流推手各路大神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