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出类拔萃的年轻武将蒙恬,智勇双全,十七岁成名,屡获战功。名门之子,武将出身的蒙恬,自身性格强悍桀骜,张扬威武,喜欢夸张华丽的排场,手下的嫡系卫队都是清一色的红色盔甲,称为“黄金火骑兵”。这支骑兵部队大多承担攻击敌人心脏的致命攻击任务,人员的组成由蒙恬亲自挑选训练,也称蒙家军。作为帝国最精锐的骑兵,他们应当配备了最好的战马、盔甲、长枪、弓箭。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其中就有这支部队。这支部队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王牌,在蒙恬的率领之下大败匈奴,使得匈奴闻风丧胆,而后蒙恬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其亦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蒙恬—黄金火骑兵

玄指黑色也有厚重的意思,甲指盔甲。这种铠甲为突出防护和实用能力通体铁质,所以十分厚重,通常为黑色。历史上的玄甲军应属重骑兵,士兵身着黑铁盔甲,是号称中国历史十大骑兵的兵种之一。李渊起兵之初,李世民身边已经形成一支由丘行恭、段志玄等人领导的精锐骑兵部队。到了击败薛举,吞并陇右骑兵以后,唐的骑兵部队大大加强,而玄甲军也大大加强,加上秦琼、尉迟敬德等名将的加入,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无敌的玄甲军劲旅诞生了。

大唐玄甲军

唐夏虎牢之战,李世民率领数千唐军与十几万夏军对峙,其中就包括名玄甲军。李世民曾用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斩俘余人。在决定天下归属的虎牢关之战中,窦建德率领精锐主力十余万人前来支援王世充,李世民仅用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结果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窦建德仅率数百骑逃遁,随后,洛阳的王世充也被消灭,天下的局势完全转向了对唐军有利的一面。之后高宗征高句丽期间,薛仁贵率领玄甲军曾经大破在路上前来阻击的高句丽军队10万余人。有如此锋芒毕露的骑兵部队,李世民不愧为“天可汗”。

虎豹骑

关于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部队,《三国演义》里几乎没有提及,倒是《三国志》里有所记载。可能是这支部队太重要了,曹操对它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以至于这样一支重要的部队,记载竟然比青州军还少。首先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真、曹休和曹纯。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由此可见其重要。《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

虎豹骑

虎豹骑锋利程度不下于大唐玄甲军。在建安九年(公元年)南皮之战中,在战场上杀死袁谭;接着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年)北征乌桓时,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在建安十三年(公元年),长坂坡之战中击破刘备;在建安十六年(公元年),大破以马超为首的关西军团;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年),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

燕云十八骑

燕云十八骑是由罗艺领导的非常恐怖的王牌骑兵部队,总共由十八个人组成。他们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还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众人背负大弓,每人负箭十八只,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一般都是在大漠活动,很少进入中原,神出鬼没,并且个个都带着面罩,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他们的真面目。每次出现时,都将给蛮族带来一次惨绝人寰的大杀戮。其作战快如风,烈如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强弓弯刀,善骑善射,以一敌百,未尝一败。

岳飞

背嵬军由于战功卓著,位列中国古代五大精锐部队之一。岳飞组织抗金战斗之初,苦于南方不产良马,因而无法组建骑兵部队与金兀术对抗。后在牛皋和杨再兴的两次针对伪齐军的奇袭成功后,获得战马一万五千余匹,这批战马为岳飞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奠定了基础,先后拥有了踏白军、游奕军和背嵬军三支骑兵部队。而其中背嵬军因战斗力最强而名垂史册。

背嵬军

背嵬军作为岳飞的亲兵卫队,步兵由岳云统制,骑兵由王刚统制。两支部队由岳云统一节制。骑兵背嵬主要装备有长、短刀,约十支短弩,二十支硬弓弓箭围盔,铁叶片革甲。背嵬军战术多变,常常分成多个独立的战斗小组,紧密配合。其与敌人作战时,往往在距离敌人一百余步时就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马,然后长刀对劈,迅速冲锋,集结,再冲锋,从而大量杀伤敌兵。郾城一战,岳飞的背嵬军先以步兵大破金军精锐拐子马,再以极少的精锐骑兵猛冲敌阵,终于大败兀术的精骑人,兀术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辽东铁骑

辽东铁骑指的是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父子麾下的部队,李氏一门擅长骑兵突袭,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为李家家将骑兵队,人数约三千,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征服蒙古土蛮部和万历朝鲜之役中战无不胜,还多次平定女真各部落的叛乱,清太祖努尔哈赤曾为李氏家奴,后逃出,宣誓终生效忠李家,但在李如松战死之后,李家再无良将能统领,所以在萨尔浒等战中没有多大建树,逐渐瓦解。

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多、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后金的八旗军正面交锋(明末三大军)。关宁铁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精锐部队,是历代骑兵中的强悍军队之一。关宁铁骑与三国曹魏的骑兵方队;汉武帝的重装骑兵;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皂骑兵”;岳飞的“背嵬军”,共同记载于历史典籍。明朝的多种书籍中记载了关宁铁骑的作战历程;《明季北略》中明文提到,三桂手下有“关宁铁骑”数千,皆敢战,建州为之惧。

关宁铁骑

明天启七年5月,皇太极领着百战精兵来到宁远城下,在宁远外围扎下九座大营,形成了对宁远的包围之势。明军还是延续以往的战法,在城上用大炮轰击。而为了这场胜利,皇太极已经研究过明军的战法,他知道,只要冲过开阔地,一旦进入炮火的死角,就是八旗军的天下了。

三眼火铳

大炮仍在城上轰击,炮火硝烟中却杀出一支几万人的马队,马上士兵手持三眼铁铳,离八旗军百八十米就开始射击,铅弹如狂风般向八旗军扫来。八旗军还没等明白过来,明军已经冲到近前,把三眼铁铳调过来,抡起如铁锤似的枪把便向后金军头上砸来。一场短兵相接的大混战,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八旗军的尸体铺满了旷野,宁远城外血流成河。眼见着伤亡越来越大,皇太极只好下令撤军。战后,皇太极才知道,这支凶猛异常的部队就是袁崇焕新组建的关宁铁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tx/1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