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0/9084536.html

对于《三国演义》里的吕布,数百年故事耳口相传,怕是没有朋友不熟悉。对于流行文化里的吕布,霸气潇洒还有美人相伴,全世界众多年轻人也不会不知道。那么我们也简单谈谈历史里那个真实的吕布吧。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从几个直观的方面切入。如果您时间紧张,可以只看大标题和黑体段落。

(销往欧美国际市场的吕布与貂蝉雕像)

(日本版早期通俗三国志的吕布骑赤兔马形象)

武勇——估计95到99

名副其实的飞将

晋代陈寿的《三国志》里提到,吕布是汉代九原郡五原人,凭借骁勇的武艺在并州任职。综合来看,他的单人作战能力当属汉末一流水平。但为何有如此的武艺呢?

吕布家乡九原是历来的尚武之地。

(年前的吕布造型。明代万历19年《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插画,吕布战三英)

汉代的九原郡治所在现代的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管辖地包括包头,固阳,乌拉特前旗等地。此地在公元前年战国争霸时,由“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驱逐了林胡,娄烦等部落而夺占。雄心壮志的武灵王为了和秦国争雄,把河套地区的云中九原发展为*事基地。对外可以防备匈奴,对内可以向南进攻秦国。尽管后来赵国发生内乱,打破了武灵王的计划,但九原此地的尚武传统已经埋下。

(九原地区出土北朝古墓的狩猎壁画,可见当地人生活方式)

九原在秦朝成为北方的战略交通中心,以秦直道与内地联通,对国防至关重要,不断有*队前往戍守轮换。西汉时,中原王朝与匈奴时战时和,和亲的队伍沿着九原的秦直道进入漠北草原。讨伐的大*也时时在九原一带集结休整。这里作为和匈奴等草原民族接壤之地,民风愈发彪悍,诞生了不少精兵强将。到东汉时后期,国力衰落,北匈奴入侵,南匈奴叛乱。不少九原人内迁,吕布就在这个动乱的背景下出生。

(地图中央,阴山南面为九原地区)

九原人的血脉让吕布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天生力量更是超过常人。在并州九原一带想要出人头地,参*是最通常的途径。因此吕布自幼熟练射箭和骑马,后来被当时人称为“飞将”。“飞将”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绰号,擅长骑射和小规模作战,间接说明吕布的骑术和弓术能够达到和前人比肩的水平。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并州刺史丁原看中吕布的本事,对他十分器重,加以提拔。丁原本人出生贫寒,也善于骑射,常常在边境与叛*贼寇作战,他看重的人肯定有相当实力。后来董卓吞并丁原的人马,吕布轻松斩下自己恩人的首级,无论是否出其不意,这至少说明他在武力方面很有自信。

投靠董卓之后,一次吕布因小事得罪于他,性情急躁的董卓便当场拔出手戟投掷吕布,这随手一击被吕布敏捷的避开,也算是常年作战形成的下意识反应吧。

和王允等大臣诛杀董卓后,李傕郭汜率凉州*来攻打长安。《英雄记》里记载了汉末三国时期非常罕见的单挑记录。

郭汜带凉州兵攻击长安城北,吕布的性格怎么可能据守,他立即率队出战。两*阵前,吕布对郭汜大喊:“我们暂且都让士兵们退下,你我两人来决一胜负吧!”郭汜这个粗犷的凉州武将没有拒绝,两人便上演了一出单挑大戏。东汉末年骑兵近战以长矛为主,当时可能已经有软性马镫,虽然不比后来正规马镫时代骑兵的冲击威力,但也比过去的下马骑兵威胁大得多了。吕布郭汜两人在阵前相互跃马冲击突刺。不多时,错马间吕布用矛刺中郭汜,把他撞落于马下。郭汜要么靠盔甲挡住了这一击,要么没有被伤及要害。惊*未定的郭汜立刻被他部下骑兵救走,吕布也任其离开没有追击,两*便暂时退兵。

英雄记: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后汉三国时代一共大约就三四次可以计算的单挑,比起关羽冲阵斩杀颜良击退袁绍前锋,和庞德阵中斩郭援首级,吕布和郭汜之战更像单纯武艺的较量。看似波澜不惊,但在战国以后大规模阵战风行,单挑逐渐减少的背景下,也算是难得的一次阵前耀武记录了。

根据《曹瞒传》记载:那时民间有人传言“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吕布和他的爱驹赤兔马在汉末就已经相当出名,算得上人们一时的偶像。他在投奔袁绍过后,也确实骑着赤兔和亲随成廉,魏越等人每每带头冲锋,打垮了黑山张燕的数万*巾部队。由此可以看出,吕布是名副其实的“飞将”。未经严格训练的部队经不起他的带头骑兵冲锋。

此后,陈宫游说张邈等人袭击曹操,便提到“吕布壮士,善战无前”。后来曹操和吕布交战时,果然“*不利”。《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一般对曹操的征战是“扬胜讳败”,出现“*不利”就意味着确实在吕布手上吃了大亏。

(同样明代《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插画,吕温侯濮阳火战。右侧被追赶者为曹操)

《典韦传》记载,曹操趁夜偷袭吕布*濮阳以西4,50里的一个营寨。快天亮时,曹*打破了此地防御。还没等曹*回师,吕布的援*就三面而至。当时吕布再次亲自带骑兵队冲锋,战况焦灼,双方部队进攻防御来来往往了几十个回合,从早晨一直打到太阳西沉。曹操见情势危急,赶忙募集几十个敢死队由典韦带领,穿双层铁甲,不拿盾牌只握长矛和掷戟,总算打退了吕布*的猛烈攻势。当时正好天黑,曹操才终于走脱。这再次说明吕布习惯亲率骑兵冲阵的凶狠战斗风格。即便是后来部将高顺劝说此举风险太大,吕布也继续我行我素。

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

除了带领骑兵的专长,吕布在箭术方面也很突出。那时刘备被袁术派部将纪灵等3万多人进攻,求救于吕布。

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到来,都赶紧收兵还营,又邀请吕布前去饮宴。吕布对纪灵等人说道:“刘备,是我吕布的弟弟。现在被诸位围困,我特地来救他。我吕布生性不喜欢看别人相互争斗,只喜欢替人解除纷争。”吕布就让人在营门中间竖起一只铁戟,说:“大家看我来射戟上小支。如果一发射中,那么诸君就撤围回去。如果射不中,你们就留下和刘备决战。”说罢,吕布举弓射戟。弓弦响处,箭矢正中戟上小支。纪灵等人大惊,夸道:“将*真有天威啊!”刘备之围随即解除。“辕门射戟”的故事便是于此。

数十步外,戟上小支犹如绣花针,能一发中的,我们可以看到吕布的箭术名不虚传。可以和太史慈射中城楼上敌*手臂媲美。他敢于夸口,也说明对自己的技术深有把握。

(清代颐和园长廊彩绘,吕布辕门射戟,可见吕布的传统标准造型)

在曹操*攻击吕布时,郭嘉把吕布和项羽作比较,认为他的武力威名次于项羽,而处境也更差,不如乘胜进攻消灭。

《三国志》郭嘉: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乘胜攻之,此成禽也。

吕布在和曹操的争夺中终于落败,被五花大绑押上城楼之时,他对曹操讨饶说:“明公您率领步兵,我率领骑兵,天下也不难平定。”所谓人之将死,其言多半不虚。吕布在这种时候还提到他对骑兵的带领,可见真是一生最为擅长之事。只是曹操综合考虑,没有留下他的性命罢了。

综合来看,吕布的作战带有浓厚边塞风格,骑术枪术箭术娴熟,并且突出骑兵冲击和个人武勇。但为什么流传下来的名言是“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而不是“王不过项将不过吕”?大家接着看。

统率——估计60到70

不太合格的领导者

在汉末大规模*阀交战里,个人武勇对胜利的影响程度不大。自从战国以后,灭国战争往往数万数十万士兵交战,对将领和部队的统帅驾驭更显重要。

吕布在这方面很是疏忽。他投靠袁绍时,击破张燕有功,于是放纵士兵四处抢劫。这虐民的屎盆子扣在了爱好面子的袁绍头上,让其大为光火。

“将士钞掠,绍患忌之”。

后来吕布在徐州发展,和袁术翻脸,他便策动韩暹,杨奉两*一起向袁术老巢寿春大举进攻。吕布*又故技重施,一路上抢劫不断,还满载钱粮男女而回。

“所过虏略,大获而还。”

吕布*的作为已经声名远播,以至于在抢夺袁术地盘时,臧霸就害怕吕布前来抢掠,选择了固守城池不出。

“霸畏布钞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

我们可以看到,吕布纵容部下*士在战胜以后大肆抢掠已经是惯例。这样的行为在旧式*队也算正常,部队征战过后为了激励士兵,让他们自行抢夺百姓钱财和民间女子,既不用由己方承担犒赏费用,也让士兵们有钱财入到自己荷包,拿到实实在在好处。当然,这样的负面效果也很明显,立刻会失去民心,想再次筹粮就会愈发困难。并且消息流传以后,各路诸侯也会对此相当反感,没人愿意自己的地盘上发生这种事情。

吕布放纵士兵的结果不仅是破坏各地生产,还养成了一堆骄兵悍将,只擅长打顺风仗。在和曹操的战争后期,吕布亲率的一千多骑兵被曹*击败后一蹶不振。面对真正的强力对手时吕布*表现不佳,恐怕不能说和统帅治*没有干系。

不光对自己的士兵缺少管束,吕布对手下的将领也控制乏力。最要命的在于吕布忠奸不分。

高顺张辽等人对吕布忠心,却不能委以重任。陈宫虽然为吕布谋划,却常不被采纳,导致其倾向袁术。至于郝萌由于河内实力派的原因掌握大兵,魏续也因为和吕布姻亲的关系深受信任,这两人反而先后背叛,可谓用人不明。

(日本版三国志通俗演义插画,络腮胡子骑马者为吕布,造型和我国传统差距很大)

当时郝萌率河内*突然在夜里发动叛乱,直攻要害下邳府。吕布猝不及防,只听得外面吵嚷一片,根本不知道是谁打了进来。慌乱中,衣不遮体的吕布顾不得颜面拉着老婆就跑,以至于披头散发的钻进厕所,从茅厕的墙头急急狼狈翻越而出。黑夜里,他们踉跄跑向高顺的营垒,又忙忙慌慌从营门翻了进去。见到镇定的高顺,吕布才算松了口气。周围的*将们看了主公这般光景,不知该作何感想。

“《英雄记》: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合外,同声大呼攻合,合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

高顺素来治*严谨,他一问,便知道是郝萌煽动河内*作乱。随后,高顺带部下整装出发,在府衙干净利落的击溃了叛*。郝萌部下曹性乘势反正,和郝萌刀枪对战。结果曹性被郝萌刺伤,但也砍下了郝萌一条胳膊。高顺随即前来结果了郝萌的性命,并把功劳让给曹性。

吕布询问曹性后方才得知,这是袁术的暗中指使。极有可能是袁术为了削弱左右摇摆的吕布集团而使用的策略手段。更让人尴尬的是,曹性指出陈宫也是同谋。吕布考虑到所处环境不敢跟袁术彻底翻脸,加上陈宫又是自己的拥立者,便只能装聋作哑。

这次叛乱对吕布在内部的声望影响应该不小。让平日里勇猛不凡的主帅以荒唐狼狈的模样出现在兵将们面前,高大形象轰然倒塌。充分说明吕布无法驾驭自己势力内部派系的斗争,自己竟然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被各怀*胎的部将们牵着鼻子走。

陈宫和高顺号称吕布的左膀右臂,可两人并不和睦,连吕布也无法调和,这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在曹操大兵压境之时,吕布的妻子对此都十分清楚。生怕吕布一旦带兵出征,内部就会产生分裂。

“《英雄记》:将*自出断曹公粮道是也。宫、顺素不和,将*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将*当于何自立乎?”

陈宫有计谋而吕布屡次不能用,到了曹兵打到家门口,吕布还不采纳陈宫的犄角相持之计,最后坐困孤城。

高顺有将才擅长治*,曾击败刘备和夏侯惇。又在郝萌之乱中救过吕布。而且高顺平时还多次劝诫吕布要知人善任,凡事应深思熟虑而后行。但因为高顺反对袁术的立场让吕布对他越来越疏远。并且把他的陷陈(阵)营兵权抢来给了亲戚魏续,到了真正攻战之时又把兵权临时还给高顺。尽管高顺没有怨言,但这真成了一个管理用人上的笑话,夺权降薪还让干累活,怎么可能让下属心服口服?

(日本版三国志通俗演义插画,吕布背女突围,被击飞者为刘备*士兵)

*治——估计20到30

难以洗清的黑历史

吕布一直不受人待见的原因有一点,杀害上级。这样的行为在汉朝末年是相当恶劣的罪名。从“举孝廉”为主的察举选官制度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场很注重表面上的风评和出身,伦常和忠孝更是社会上评价人的标准。

杀死提拔他的丁原对吕布影响很大。后来终于通过除掉董卓,为国除害挽回一点面子。但这又属于杀害义父,实在是喜忧参半。这些违逆的行为在其他诸侯和实力派看来难以接受,加上吕布又和冒天下大不韪擅自称帝的袁术不清不楚,导致在*治上吕布一直陷于负面评价之中,有一定背景的士人往往避之不及。

(同样明代《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插画,吕布刺杀丁建阳)

在内来说,和曹操诸葛亮等人主张的屯田积粮,约束士兵相反,吕布*完全是个反面教材。以至于虽然控制了一些地盘,却始终处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模式。由于吕布*向来如此,只重抢掠不重发展,导致汉献帝诏命吕布前去迎接之时,吕布却发现自*粮饷短缺没有储备,根本无法胜任,白白错过了好机会。

“《英雄记》:初,天子在河东,有手笔版书召布来迎。布*无畜积,不能自致,遣使上书。朝廷以布为平东将*,封平陶侯”

智谋——估计40到50

灵光闪现的小聪明

吕布给大家的印象可能大半是个粗人。其实最初丁原提拔他当主簿管理文书,做的是杨修,陈琳的活计。如果吕布真是大字不识,不通文墨,这职位无论如何是做不下来的。吕布不仅读过不少书,偶尔也有比较睿智的表现。

在除掉董卓又被其余*赶出长安之后,吕布四处流浪,在河内太守张杨处暂时避难。由于李傕郭汜广布悬赏,张杨的部曲将领们都想除掉吕布来领赏钱。吕布察觉以后,主动对张杨说:“你我咱们是并州老乡啊,你杀了我,对你张太守的势力更多是削弱,功劳也未必多。不如干脆把我活着交给李傕郭汜,你还可以得到他们不少好处。”张杨听后觉得吕布所言在理,加上并州同乡的相惜,就表面上应付李傕郭汜,暗地里保护吕布。弄得李傕郭汜等人无从对吕布下手,只得加封其为颍川太守。

《英雄记》布,卿州里也。卿杀布,于卿弱。不如卖布,可极得汜、傕爵宠。

《三国志》与卿州里,今见杀,其功未必多。不如生卖布,可大得李傕等爵宠。

虽然是通过拉同乡关系躲过一劫,看得出吕布对当时局势还是有所认识的,并且利用了这点来说通张杨助自己脱困。之前朝廷里的司徒王允是并州人,他和同乡王宏、宋翼等拉帮结派,提拔吕布,任用张杨、张辽等并州人,颇有些并州集团的感觉。只是被李傕郭汜等凉州势力击败,才未能长期掌权。

在袁术派纪灵攻击刘备时,部下诸将劝吕布借袁术之手杀掉刘备。吕布却说:“如果袁术当真击破刘备,那他就可以联合北面泰山一带的地方势力,我们就彻底处在他的包围之中了。所以刘备是不能不救的啊。”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吕布的“辕门射戟”有他的短期战略考虑在内,“存亡齿寒”的道理他也懂得。

《三国志》“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

一时的智谋吕布也有过,只是被更多的负面因素抵消了效果,才造成最后的困境。

吕布的成败原因浅析。

晋代陈寿在《三国志》里对吕布的评价很直白,“虽然骁勇威猛,但缺少谋略又多于猜忌。不能统御好部下,只能听从部下诸将的意见。然而手下们又各怀私意相互猜疑,所以作战常常失败。”“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并且惟利是图,从古自今,像这样的人没有不被诛灭的。”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可以看到:

吕布的勇猛人所共知——这是吕布纵横四海的优势条件,他因此从并州边陲脱颖而出。除董卓败黑山,还能以微弱兵力进占兖徐之地。这种勇武善加利用可以成就项羽一般的大业。

吕布有匡扶社稷的功劳——不管是主动为国除奸,还是掩盖个人私情,吕布除掉董卓在当时还支持汉室正统的舆论来看是一个壮举,对他也是功德巨大的正面宣传,几乎成了他后来夸耀的最大资本。

吕布缺乏谋略和决断力——吕布面对大事往往自己拿不定主意,而是靠着别人的意见在执行。诛杀董卓是因为和侍女通奸怕被发现而加入王允集团,进占兖州是陈宫张邈等人创造的机会送上门。吕布总是处于一种比较被动,时常随波逐流的局面。这在现代管理学上来说,缺乏决策力是领导者的致命缺陷。

吕布不能团结部下,团队凝聚力不强——吕布集团四处转战,吸取了并州,长安,河内,兖州,徐州各地的将领士兵。像陈宫,高顺,张辽都是一时人杰。其他也多有能力。但吕布在管理下级方面和他勇猛的作战风格大相径庭。下属之间的矛盾作为领导者不能调和,下属的才能长处无法发挥,下属的需求难以满足。于是,部将们各自打算,相互掣肘,打起仗来也像一盘散沙,无法如同曹操和刘备集团那样汇集人心。一个集团内部都管理不好,还怎么能谈对外呢?

吕布没有大局观和长远目标,走一步看一步——如果说吕布和王允除掉董卓以后,他拜官封侯达成了人生一个小目标。那么被迫离开长安以后吕布就完全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虽然抢占了地盘有了独立势力,但看不出他究竟想做什么。比如曹操,大家知道他希望扫平群雄统一中国。比如刘备,大家知道他希望恢复汉室重整雄风。比如孙权,嗯......大家也知道他希望割据半壁,永享富贵。到了吕布,一会打曹操,一会打刘备,一会打袁术,问题是四面交恶过后还为了眼前利益一会战一会和,他的部下们定然是晕头昏脑东奔西走,不知主公最终想做些什么。

(日本版三国志通俗演义插画,吕布袭取下邳。“吕布大王,小的鼓上蚤曹豹已经得手了~~”)

从后人的角度来看,以吕布的性格,可能真的是率性而为,在乱世里释放着他无穷无尽的征战欲望吧。

其实最有趣最有深意的,在于吕布被俘过后曹操和他那两句对白。

——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尔。”

——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

参考资料《三国志》《英雄记》《曹瞒传》《献帝春秋》,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谢谢观看

相关文章:霸王项羽——我国历史上个人武勇的巅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jj/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