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大花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题外话,但性质相同。日前,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在仁川进行决赛,来自中国的iG战队3-0零封FNC战队,捧得了S8总决赛的 奖杯,夺得了LPL赛区的 全球总决赛 。IG登顶世界杯,朋友圈里的小朋友们们一片沸腾。有人这样说:“为什么此刻年轻人都在为一个自己都已经不玩的游戏欢呼?因为在此刻,这些年轻人曾经不被理解或是被说不务正业的青春,正在此时被正名”。我深为感动。其实 的时光是哪一段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就是 的时光。

言归正传。查老先生前几天走了,享年94的高寿,说实在的,我并不悲伤也不难过。人终有一死,青史留名应该是对一个人活着 的肯定。我想先生走的时候应该很安详。很早之前,就曾考虑过对“武侠”的作品和作者进行一次整理,在我认为能和西方魔幻史剧抗衡的中国武侠是不可缺席的。

50岁是武侠作家的一个魔咒:“过了50岁,不适宜写爱情小说,不适宜写武侠小说。”梁羽生曾为武侠创作立下一个魔咒。50岁对武侠小说作家来说,是一个坎儿,过了50岁,几乎没有作家能继续创作出更好的武侠。

金庸生于年,到写完《鹿鼎记》宣布封笔,是年,48岁。《鹿鼎记》虽号称是 之作,其实文中已显露出疲惫衰弱迹象。

古龙他 一部具有上升气势的作品《英雄无泪》,写于年,即是,古龙41岁时,创作已开始走下坡路。

梁羽生 的三部作品,《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创作于梁羽生创作生涯的前十年,34岁到36岁的三年时间, 期极短。

温瑞安生于年,《说英雄谁是英雄》时,达到 期,但创作于年的《天下 》气势已竭。此后未能再复旧观。可说至43岁止。

*易生于年,创作武侠小说始于34岁,《大唐双龙传》完结时,其创作达到 状态,恰好49岁。

还珠楼主生于年,创作《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云海争奇记》时,集中在30~36岁。

其他作家的创作情况,也大致如是。

众多小说类型里,武侠类小说最容易被鄙视。一是如果要不细细看故事情节总觉得就是一些打打杀杀的描述。老人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武侠就是《水浒》里面每次打排位的浅显层面,简单粗暴误人子弟,而什么原因打排位估计没人在意,看此类小说显得有点蛮。汪涵小时候学点穴,弄得自己吐血,导致家人责怪严厉评判至今都有心有余悸。二是武侠类小说不好写。不是你会描写几个冷兵器,构思了几门新暗器就能写出一本门派斗争、武林纷争、男女爱恨、兄弟情义、江湖恩怨的精彩绝伦风行天下武侠巨作。写武侠小说要有夯实的基本功,是言情类不能对比的,同时文艺范的标签不明显很是不讨巧。

如果有一天,武侠作家不写武侠会靠什么谋生?

金庸做报业,有经营之才,写写社论,书评过生活,也还可以很滋润,或者做编剧,这也是他的老本行。

古龙如果不写武侠,那就只能继续混黑社会了,黑吃黑,硬碰硬,危险太大。古龙可以陪酒,酒费中收取提成,书法也不错,可以街头卖字。古龙无论如何生活,总会活出他的精彩。

梁羽生曾就读于化学系,经济系等,中文更不必说,象棋棋艺佳,曾获岭南大学象棋 。诗文也不错。文人在任何时代总是能找到一碗饭的。

*易本身就是学画画,又曾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工作不会差。

卧龙生靠武侠名利双收后,拍电影,经商,折腾了十几年,去世时颇为窘迫,可见如果不能写武侠,卧龙生的生活力仍令人担忧。

温瑞安懂武术,能写诗,喜结社,也许可以用文艺的方式创办武校,“温巨侠”做“温校长”。编辑里面出作家,还珠楼主、金庸、梁羽生、宫白羽、刘云若、倪匡、于东楼等都做过编辑,这些不同时代的武侠作家如果能集中在同一时代,集体失业的话,倒是可以做一家出版报纸、杂志、图书的出版社。那就是空前豪华的阵容了。

每个武侠作家都有自己的一个江湖。武侠作家在自己的江湖中,默默思索,创造世界,精神上是自给自足的,虚构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融合,理想的生活与庸俗的生活相碰撞,就诞生了许多颇富戏剧性的小故事,我们称为“典故”。每个“典故”都折射出武侠作家何以为武侠作家。

武侠作家是善良的傻子,因为他们相信侠义,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如果你遇到一个武侠作家,一定要热爱他,他们像大熊猫一样珍惜,喜欢武侠的你,是否也同样珍稀呢?(此段摘自黑江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jj/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