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黑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幼克草、克草(《南宁市药物志》),黑骨草、羽箭(《广东中药》)。

鬼羽箭,这一中药材,在多部古籍中均有记载,如《生草药性备要》等。它源自玄参科植物的全草,采摘于秋季,经过一系列独特的加工工艺,包括去杂、晒干、堆放和覆盖等步骤,最终成为我们熟知的鬼羽箭。鬼羽箭,这一中药材,在形态上独具特色。它属于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株高通常在5至45厘米之间。其根部短小,并不十分发达。茎部则纤细且中空,呈现圆柱形,上端略带四方形,单生或稍有分枝,表面覆盖着灰白色的直立或伏生短毛。

鬼羽箭的叶子是对生排列的。根生的叶子形状阔倒卵形或卵形,长度约为5至5厘米,先端部分钝圆,边缘全缘,两面都覆盖着短柔毛。而茎生的叶子则相对疏离,呈现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先端同样钝圆,边缘全缘或有齿,上部的叶子较为狭小,互生排列。叶子的下面主脉微突出,两面都长有短毛,叶柄极短或几乎无柄。

到了花期,鬼羽箭会开出紫蓝色的花朵,这些花朵会排列成四棱形或矩圆形的穗状花序,长度不超过5厘米。每个花朵都拥有2片三角状披针形或阔卵形的苞片,苞片内外都覆盖着粗糙的短毛。萼片则呈现5裂状态,裂片线形,外面覆盖着伏生短毛。花冠管的长度大约是萼片的2倍,喉部密生着粗长毛,先端部分5裂。雄蕊共有4枚,内藏于花朵中,花丝颜色浅紫色,丁字药为黑色。而雌蕊则只有枚,花柱呈棒状。

当蒴果成熟后,它会呈现矩圆形,并且是扁压状的,先端部分渐尖,萼片宿存。蒴果室背开裂后,里面会露出数十枚黑色细小的种子。鬼羽箭的花期通常在5月至9月之间。

生境与分布

鬼羽箭生长在山坡路旁或郊野的矮草丛中,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其产地主要集中在广西和广东等地。

性状

干燥后的鬼羽箭全草,颜色呈黑色或黑褐色,茎部中空,稍被白色短毛覆盖。根生叶的形状为卵形或倒卵形,而茎生叶则呈现线形。顶端常带有花序或果实。其气味微弱,带有轻微的苦味。品质上乘的鬼羽箭,色泽乌黑,茎梗细嫩。

性味

根据《南宁市药物志》,鬼羽箭的味道苦涩,性质寒凉,且无毒。而《广西中药志》则描述其味道淡而微苦,性质凉润,同样无毒。

功能与主治

鬼羽箭被广泛应用于清热、凉血、解毒等治疗领域。它能有效治疗斑痧、伤寒、癫痫等病症,同时也能缓解皮肤风毒肿痛的症状。据《生草药性备要》记载,鬼羽箭可治疗血箭和癫痫;而《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和《广西中药志》则进一步指出,它还能治疗斑痧症和重伤寒症,并具有清热解毒、消除皮肤风毒肿痛的功效。

用法与用量

鬼羽箭可以煎汤内服,用量控制在2至5钱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广西中药志》中提醒,体质虚寒及孕妇应忌服鬼羽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jj/1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