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制备介绍,简单膏方自己做附5首常用
膏方的制备流程 1、准备 (1)收膏药的准备 胶类:临床以阿胶最为常用,其常用量为克左右,亦可选用鹿角胶、龟板胶等。膏滋的稠度与胶类、糖类以及饮片中的滋腻药配比有关,因此还需参照具体情况增减胶类的用量。 糖类:可选用冰糖、蔗糖、饴糖、蜜糖等,以冰糖最为常用,以滋补药为主的膏滋,其用量可在克左右,若处方中苦寒药较多,用量可至1千克左右,若用蔗糖或蜜糖,其量与冰糖相仿,用饴糖则需用至2-3倍。糖尿病患者忌用冰糖、饴糖、蜂蜜,可以用木糖醇或女贞糖,处方时一般少用苦涩药。 酒类:临床常用优质*酒-克,肝病患者不宜用酒类,可用等量的冷开水浸泡阿胶。 (2)特殊工具的准备 *用作锅铲的竹片一支,约厚1厘米,长50厘米,一头宽4厘米作为持柄,一头宽6厘米削成铲状。 *目不锈钢筛子一支,直径为20厘米。 2、浸胶 将阿胶等胶类置入*酒中一昼夜以上,直至其完全融化,待用。 3、浸药 将饮片倒入凉水中,水面高于药面10-20厘米,某些包煎药物,如旋覆花、蚕砂、车前子等须用纱布包裹好后投入,而贝壳类、矿物类药物 也要包煎。至于先煎后下,就不必要求了。饮片浸泡时间约一夜。 4、煎汁 容器: 用陶器、瓷制品,其次是不锈钢或铝锅,不用生铁锅。 煎煮:开始时水面应高出药面5厘米,一直煎至与药面相平,在其过程中可适当添加热水,以防干涸烧焦,煮沸1小时左右倾出头汁,再加热水煎汁,水面约高出药面3厘米,煮沸45分钟左右,三汁的水面接近药面,煮30分钟左右。 取汁:将所有药汁集中,用目筛子过滤,静置一夜,倾出药液,去除沉淀物,此为清汁。 5、浓缩 将清汁置锅内用大火煮沸浓缩,边煮边用筛子捞去浮沫,每捞一次,随即将筛子在清水桶中漂净,待药液转稠,直至用筷子挑起成线或取少许滴于毛边纸上,以不渗开为度,其容积约为清汁的2/5,此为清膏。 6、收膏 收膏方法:将所得清膏与泡好的阿胶混合,再投冰糖,然后用筛子把此浓膏再过滤一遍,收膏用文火,并用竹片括清锅边并不断搅动铲底以防焦化,待锅内膏液向上涌动时,用扇子吹散锅面的热气,一则防止沸溢,二则加快收膏过程。等膏液只在锅内沸腾,不再上涌时,预示膏滋即将熬好。如要加入兑药(如人参粉、虫草粉等),缓慢投入,边投边用竹片搅匀。待气泡成*豆大小时,说明膏滋已熬好。 收膏标准:用竹片从锅内提起,见膏滋向下滴成三角形,即“挂旗”。要是旗下有滴珠,提示水分尚多,仍需再熬。而“挂旗”大,说明膏滋熬得偏老,适于在暖冬服用;“挂旗”小,说明膏滋熬得偏嫩,适于寒冬服用。 简单膏方在家制膏方制作工艺复杂,有特定的程序,严格的操作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不提倡自制。 但有一些简单的膏方是可以在家自制的,方法如下: (1)中药饮片冷水浸泡,然后入锅煎煮,若方药中进补药多,煎煮时间宜长。同时,把荤膏(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放入*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2)根据个人体质,可在药汁中加入适量的冰糖、饴糖、蜂蜜,糖尿病患者可加入木糖醇。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3)熬糖膏。把蜂蜜或饴糖放入火上浓缩,待糖变稠。 (4)把浓缩药汁与糖膏混合,可加入适当盐炒核桃、芝麻调味,一并放入不锈钢锅或砂锅中,用文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制黏稠状。 (5)离火,自然冷却,即成。 附常用膏方5首 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反复感冒——运脾固卫膏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苍术g,生*芪g,焦山楂g,太子参g,茯苓g,生麦芽g,炒白术g,防风60g,陈皮g,厚朴60g,鸡内金g,炙甘草30g。 胶类:阿胶g 调味药:生姜汁50ml,饴糖g,冰糖g 功效 运脾化湿,补肺固卫 适用人群 肺脾两虚之反复感冒、厌食、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儿 用法用量 温水兑服,一次一勺(约15ml),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二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3岁以内的小儿减半量,酌情使用,可每日1次,空腹服。 容易疲劳——益气精神膏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生*芪g,生晒参30g,葛根g,桂枝g,炒白芍g,生麻*10g,淫羊藿g,仙鹤草g,制首乌g,枸杞子g,炙远志60g,油松节g,茯苓g,炒白术g,炙甘草60g 胶类药:龟板胶50g,鹿角胶g,阿胶50g 调味药:生姜汁ml,饴糖g,蜂蜜g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生龙骨g,生牡蛎g;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g,炒麦芽g;便秘者,加火麻仁g,肉苁蓉g 功效 补气健脾,益肾强志 适用人群 脾肾两亏之容易疲劳、精力不足的人群 用法用量 温水兑服,一次一勺(约15ml),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二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体寒怕冷——温阳通经膏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当归g,桂枝g,炒白芍g,川芎60g,细辛30g,通草30g,制附子30g,生晒参60g,炒白术g,干姜60g,茯苓g,陈皮g,淫羊藿g,炙甘草60g 胶类药:龟板胶50g,鹿角胶g,阿胶50g 调味药:生姜汁ml,饴糖g,蜂蜜g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炒枣仁g,夜交藤g;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g,炒麦芽g;便秘者,加火麻仁g,肉苁蓉g;手足冷明显者,加桂枝至g,肉桂(后下)50g;胃脘及腹部冷明显者,加干姜至g,加制附子至50g;腰部及膝盖怕冷明显者,加制附子至50g,杜仲g。 功效 温补脾肾,散寒通经 适用人群 脾肾阳虚之体寒喜暖、四肢怕冷或生冻疮、雷诺综合征的人群 用法用量 温水兑服,一次一勺(约15ml),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二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腹部肥满——轻身祛浊膏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法半夏g,陈皮g,决明子g,制大*30g,何首乌g,荷叶60g,五灵脂g,*箭羽g,茯苓g,生白术g,泽泻g,土茯苓g,炒薏苡仁g,海藻g,僵蚕g 胶类药:龟板胶50g,鹿角胶g,阿胶50g 调味药:生姜汁ml,冰糖g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炙远志60g,夜交藤g;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g,炒麦芽g;便秘者,加决明子g,制大*至60g;下肢浮肿者,加生*芪g,木防己g;嗜睡者,加葛根g,生麻*10g。 功效 健脾利湿,减脂化浊 适用人群 脾虚湿盛型肥胖的患者 用法用量 温水兑服,一次一勺(约15ml),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二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胃胀、嗳气反复——疏肝和胃膏药物组成 中药煎剂:柴胡g,炒白芍g,枳实g,广郁金g,蒲公英g,生地榆g,厚朴g,紫苏梗g,茯苓g,炒白术g,海螵蛸g,*连50g,吴茱萸30g,炙甘草30g 胶类药:龟板胶g,阿胶g 调味药:生姜汁ml,冰糖g 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百合g,夜交藤g;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g,炒麦芽g;便秘者,加莱菔子g,决明子g;胃痛明显者,加炒白芍至g,延胡索g。 功效 疏肝理气,和胃消胀 适用人群 肝胃不和、气机阻滞之胃胀、嗳气、反酸、烧心、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 用法用量 温水兑服,一次一勺(约15ml),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二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gj/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弓箭手上战场要带的东西这么多中国古代弓
- 下一篇文章: 小学阶段生字表共2460个字,家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