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新技术 http://m.39.net/pf/a_7346518.html

近年来,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攀升。其高发病率、极高死亡率威胁患者健康。大多数中医认为胃肠道肿瘤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病久导致“痰瘀互结”“热*炽盛”聚而为积。用药多苦寒,重攻伐。加之近年来对中药的药理研究,临床医生多根据药理结果,在辩证的基础上加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箭羽”等苦寒之品,肿瘤患者的获益不甚显著。笔者认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形成的病因病机是阳气不足,无以镇摄痰浊、瘀血、寒凝、*邪等;术后、放化疗后患者的阳气进一步亏耗,致癌邪猖炽,肿瘤复发。寒邪内侵、阳气受损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阳化气”不及是肿瘤形成的病因,“阴成形”太过是肿瘤形成的结果。即肿瘤形成是由于阳气受损而聚阴成形,导致体内病理产物的堆积,日久成瘤。“扶阳派”主张辩证以阴阳为总纲;重视阳气在人体的作用;临证以扶阳为主,兼以辨证论治;用药善用附子、干姜、肉桂等纯阳之品;重视培补脾肾阳气,扶阳抑阴,以阳化阴。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位在于脾胃、肝胆、大肠等,但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病机关键为阳气不足,应用扶阳思想治疗该系统疾病,或能为消化道肿瘤患者打开一扇窗,保留一线生机。现对扶阳思想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探析如下。

1扶阳思想溯源及基本理论

1.1扶阳思想溯源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确提出了阳气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运行中起主导作用,阳气的消耗与寿命的长短有关。《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矣”认为肿瘤的生成与寒邪关系密切,阳气不足故寒邪客于脏腑,病久遂化为“积证”。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伤寒论》虽未明确提及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准确治法方药,但仲景对于内伤杂病,治则大体分为祛邪、扶正两方面(三阳证祛邪,三阴证扶正),始终贯穿“扶阳气”“护胃气”的基本精神,八法俱用,其中温法为主要治法,后世部分医家认为《伤寒》是在救阳。包括温肺化饮、温中健脾、温通心阳、补肾助阳、回阳救逆、温经散寒、温涩固脱、温脾摄血、温阳解表等。仲景在六经辩证的基础上重视扶助阳气,启示后世在肿瘤晚期患者治疗中更应重视补阳。

至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创立“扶阳派”,亦称“火神派”。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秉承《伤寒论》扶阳法而多有大胆创新,善用大剂附子、干姜、桂枝等辛热药物,屡起沉疴,被尊为“火神派开山鼻祖”,人称“郑火神”。开尊立派近年,扶阳思想代有传承或私淑, 的有云南吴佩衡,沪上祝味菊,蜀中卢铸之、唐步祺、范中林、卢崇汉,山西李可,东北张存悌,因继承并发挥了火神派的精髓,而被冠以“某火神”的美誉。因其治法独特,功效卓著,震撼着曾接触或学习过的每个中医人。

1.2基本理论

《医法圆通·序》:“万病总在阴阳之中”。《医理真传》云:“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其大弟子卢铸之谓:“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治疗以扶阳为要,兼以辨证论治。火神派在用药上重用干姜、附子、肉桂,郑氏云:“桂、附、干姜,纯是一团烈火,火旺则阴自消,如日烈而片云无。况桂附二物,力能补坎离之阳,其性刚烈至极,足以消尽僭上之阴气,阴气消尽,太空为之廓廊,自然上下奠安,无偏盛也,岂真引火归源哉”。认为只要舌不红、苔不干*无津、不喜饮冷水、二便不*赤秘结,即使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等,均作阳虚看待。

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放疗或化疗等,其后果是只有极少数肿瘤早期患者获得治愈,绝大部分患者因术后肿瘤复发、转移,以及手术、放疗、化疗造成元气耗伤,放疗、化疗带来的多种副作用,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心理压力巨大,出现疼痛难忍、消瘦贫血、气短乏力、腹胀便秘、腹泻便血、腹水少尿、失眠焦躁等症状。而大部分中医师仍因考虑患者癌邪积聚,而妄用攻伐,误使阳气更伤,正气益亏,致邪盛病进,甚至戕害生命。因此,此类疾病的病机多为阳气亏虚,群阴无摄。朱伟明等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阳虚既是发病的内在条件,又是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表现,从而贯穿于肿瘤病变过程的始终。即“因虚致病,因病致虚”。韦云对北医院至年住院的例恶性肿瘤死亡患者(其中86例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医证候特点为正虚邪实,阳气虚损者多于阴血亏虚者。因此,重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重视阳虚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占据的重要位置,重视扶助阳气在肿瘤术后、放化疗后的作用,至关重要。胃肠道肿瘤扶阳治疗之根本在脾肾。“阳虚三夺统于脾”,虽有夺精、夺火、夺气之不一,但脾阳充旺,健运有权,则“三阳自泰,后天有继也。肾阳者,真阳也,乃一身阳气之根本,能温煦全身各脏器之阳,故阳虚之治,本在脾肾”。

笔者学习扶阳派思想近10年,深谙大剂附子之*,并恐市面所售附子炮制不当,曾踌躇不前,后自煎服附子6倍于常量无碍,遂小剂量应用于阳气虚弱患者,收效颇佳,且未见中*症状。近年我科住院部不乏消化道肿瘤患者,予常规治疗不甚满意,故而试用扶阳派思想应用于该类患者,获益不浅,并举验案4例,以飨同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gj/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