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光烂漫,连翘金黄映满院”。当春回大地,百花齐放时,连翘花以其独特的魅力,绽放出金色的笑颜,迎风摇曳,为庭院增添一抹绚烂的色彩。

来源

连翘,这一金色奇迹,源自《中国药典》年版一部,其名源于《图经本草》中的描述:“其实似莲作房,翘出众草,故名”。它属于木犀科,是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在秋季,当果实初熟仍带绿色时,人们会采收并蒸熟晒干,称为“青翘”;而当果实完全熟透时,则直接晒干除去杂质,称为“老翘”。连翘在《神农本草经》中首次被记载,其性味苦平,能治疗寒热、鼠瘘、瘰疬、痈肿等多种病症。

《本草纲目》进一步阐释了连翘的微苦、辛香特性,指出它是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的主药。因为心火是引发痛、痒、疮、疡等病症的根源,所以连翘被誉为十二经疮家圣药,同时还能治疗手足少阳、手阳明三经气分的热症。

产地

连翘起源于中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如今广泛分布于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以野生资源为主。它也生长在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连翘偏爱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虽然耐寒力强,但不耐水湿,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它们通常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山坡灌丛、林缘或山谷、山沟的树林中。其繁殖方式多样,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和分株繁殖。

0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

连翘的性味为苦而微寒,能够归入肺、心、小肠经。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及疏散风热等多重功效。在临床上,连翘常被用于治疗痈疽、瘰疬、乳痈、丹毒等病症,同时还能应对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病症,对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等症状也有显著疗效。

0中药鉴别专用术语

青翘,通常指在7月下旬至9月间连翘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并干燥的连翘。其特点是未开裂,色泽绿,品质上乘。而老翘,则是在0月上旬连翘果实完全熟透时采收并晒干的连翘。其特征是已开裂,色泽黄,壳厚实,颗粒饱满,纯净无杂质,同样被视为优质连翘。

0#药材形态特征

连翘的药材形态为长卵形至卵形,略显扁平。其长度通常在5至5厘米之间,直径约为5至3厘米。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表面布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并伴有众多凸起的小斑点。此外,连翘的两面各有一条显著的纵沟。在连翘的顶端,可以看到锐尖的部分,而基部则可能带有小果柄或已脱落。青翘的形态特征为多数不开裂,其表面呈现绿褐色,且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相对较少。这种连翘的质地较为坚硬。同时,青翘中包含多数黄绿色的种子,它们细长且一侧带有翅状物。老翘的特征在于其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呈现出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则是浅黄棕色,质地脆硬,且表面平滑,具有一纵隔。其种子为棕色,多数已脱落。老翘的气味轻微芳香,带有苦味。在传统认知中,“青翘”的品质以色泽绿、不开裂为上乘。“老翘”则以色泽偏黄、瓣大壳厚为佳。

连翘的炮制规范包括取原药材、去除杂质及果柄、洗净后晒干,并筛去脱落的心及灰屑。而朱连翘的制作则是在净连翘上喷洒清水,搅拌均匀后撒上朱砂粉,稍拌后晾干,每00kg连翘需用2kg朱砂粉。

此外,连翘在《珍珠囊》中被誉为疮家圣药,能泻心经客热、去上焦诸热,其清凉除瘀热的特性有助于营卫通和而疮肿消解。同时,《本草经疏》中也提到连翘能芬芳轻扬以散郁结,使营卫通和,疮肿得以消退。此外,《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还指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连翘正是治疗此类病症的良药。

0方书摘录

针对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及冬温等病症,初期若仅发热而不恶寒、口渴者,可采用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等药材进行治疗。具体用法为将药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六钱,用鲜苇根汤煎煮,香气四溢后即可服用,不宜久煮。病情严重者,可每隔两小时服用一次,每日三次,夜间再加服一次;病情较轻者,可每隔三小时服用一次,同样每日三次,夜间加服一次。若病情持续不减,可再次服用。

小儿体内热盛时,可使用连翘、防风、炙甘草和山栀子等药材进行治疗。将药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用水煎煮至七分后去渣,温热时服用。

若患有赤游癍毒,可单独使用连翘煎汤饮用。

对于乳痈和乳核,可选用连翘、雄鼠屎、蒲公英和川贝母等药材煎煮后服用。

瘰疬结核长期不消时,可尝试连翘、鬼箭羽、瞿麦和炙甘草等药材制成的连翘散。每次服用二钱,临睡前用米泔水调服。

当舌破生疮时,可用连翘五钱、黄柏三钱和甘草二钱煎煮后含漱。

0食疗养生

制作连翘萝卜汤时,需将白萝卜去皮洗净后切片。先煎煮连翘和女贞子,去渣取汁后加入萝卜片,待温度适中后即可食用。

连翘花茶的制法相对简单,只需将连翘20克与绿茶3克一同煎煮5分钟即可。泡茶饮用时,可频频加入开水直至味淡为止。这种茶饮具有解毒散结的功效。关于连翘,还有一段富有深意的传说。相传,一位年轻的大夫在他乡行医,因忙碌于诊务而久未归家探望。他的妻子深切思念丈夫,担忧他的生活起居,于是巧妙地以连翘为引,作诗一首寄予远方的大夫,以表达她深深的相思之情:“千步连翘不染尘,降香懒画蛾眉春。虔心只把灵仙祝,医回游荡远志人。”当大夫读到这封充满深情的信件时,他深感愧疚,随即启程返回故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gj/1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