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00:12

大坪伯公坳标本

(所有图片非注明均为本人拍摄)

兴宁自东晋建县,历多年,历任知县不可枚举,唐宋以前,无据可考。明清以来,名气最大者,莫过于正德期间的祝枝山。

陆粲《祝先生墓志铭》道:“初,仕兴宁令,地介岭海,民尚哗讦,惑于禨祥,先生示之礼简,进秀异,授以经学,亲为讲解,遂一变其俗。群盗窜处山谷,时出焚敚,为设方略,一旦捕得三十余辈,邑以无警。”

祝枝山兴宁为官,做得更多的是移风易俗,改变地方传统的压力,其最为诟病的“轻生自毒”习俗就算到了明未,依然是困扰地方官的一个大问题。

史懋文,万历年间任兴宁县知县。他一上任便过问民间疾苦。当时的贪官污吏、地主豪绅欺压百姓,使百姓无法度日,不少人以服食毒草(大茶叶)以求一死而脱离苦海。他得知后,设法制止,明令禁服大茶叶等毒草,如有违背,咎其父兄子弟,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刘熙祚,明崇祯八年授兴宁知县。兴宁俗刁悍,民有茹“断肠草”恐吓人。得所欲,乃服解药,否者死,而为所诬者,家立破。熙祚严为之禁,犯者死勿问;而又令民得输草以代赎锾,冀绝其种。或曰:“草可尽乎?”熙祚曰:“不然,但使吾在事而草不为毒。继吾者同心行之勿懈,此风可绝矣。”不得不说刘熙祚令赎罪者服食更多的毒草,不论是否因此致死的做法,虽然狠辣,但却非常有效,自此“草以渐少,弊亦止。”

这种一直困扰地方官的毒草,兴宁农村叫大茶叶,学名则为钩吻,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之为断肠草。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共有近40种植物被称为断肠草,而众毒之毒中,最狠的角色要数马钱科钩吻属的钩吻。

“断肠草”不属于任何一种植物的正式名称,而是各地民间用来称呼某些植物的俗名,比如,马钱科的钩吻、瑞香科的狼毒、毛茛科的乌头、卫矛科的雷公藤等。

一味断肠草,让兴宁承受了几百年的“民风刁悍,尚气轻生”的评价,让整个明朝的地方官几乎想破脑袋操碎心,最后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之手段才算是断了根。这里的“气”并非作褒义的气节来解,而是贬义的斗气之说。

“得所欲,乃服解药”,这玩得是一个顺溜,至于解药究竟是什么,却是没有流传下来,大概也就是喝凉水洗胃、服碳灰催吐,继以绿豆、甘草、金银花之类解其毒罢了。这里我不想多为旧时的兴宁辩解,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绝不是旧兴宁才有的现象。

君不见当今“医闹”、“校闹”横行吗?得所欲,乃掩旗息鼓,这跟服断肠草以胁迫他人何其相似!祝京兆、史懋文、刘熙祚若是泉下有知,怕会是掀开棺盖拍案惊堂吧。莫说旧时知县不如今,比起那些说出“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或者对“小偷入室作案不小心摔死”而判罚主人赔偿的法官,刘熙祚的以毒攻毒无疑能够更聚民心。

兴宁断肠草之祸早已根除多年,然今人碰瓷之乱却猛于断肠草数倍矣,而今如刘熙祚之法官却鲜矣,长此以往,民风必奸矣。

69、钩吻,马钱科钩吻属常绿木质藤本。

(大坪伯公坳标本)

别名胡蔓藤、大茶叶、断肠草,小枝圆柱形,幼时具纵棱。叶片膜质,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侧脉每边5-7条,上面扁平,下面凸起。花密集,组成顶生和腋生的三歧聚伞花序。

(大坪伯公坳标本)

断肠草花易与金银花混淆,经常会有人误食而中毒,多年生断肠草具有块状根茎,若与五指毛桃相邻,则容易被认为五指毛桃根茎。但凡野外采集草药,务必仔细鉴别,并请有经验之人代为甄选。

(大坪伯公坳标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gj/11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