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行太保戴宗真的会法术吗其实他跑得快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 水浒中的戴宗绰号“神行太保”,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能日行八百里。他曾与梁山好汉合谋,伪造蔡京书信以营救宋江,却被识破,判处斩刑,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上梁山入伙,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二十位,上应天速星,职司为总探声息头领。征方腊后授兖州府都统制,后辞官到岳庙出家,最终大笑而终。 在书中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神行”,跑得快,跑的远,日行八百里,现在还有人开玩笑,戴宗在今天,就没有其他快递公司什么事情了。但是你知道戴宗的本领是怎么得来的吗?这段故事比《水浒》还精彩。 戴宗年轻时候,一心想学点武艺,可就是寻不到个师傅。这天,庄里来了卖艺的爷儿俩。参多约有六十岁上下,儿子不过十八九岁。这爷儿俩既不是耍刀弄枪。也不是挥刀舞剑,而是玩棒,也就是耍蜡杆子。那蜡杆子约有茶盅来粗,一丈来长,浑身刮得光滑滑的。老汉把蜡杆子卡在手里,吆喝了几声卖个关子,接着他儿子就“嗖嗖”地舞起来了。先耍了一个“银龙探月”,又耍了一个“风扫残云”。那可真是到家的功夫啊!“探月”时似电闪划空,“扫云”时如雷霆翻卷。只听见风响,看得见上下左右一片白光,却见不到了蜡杆子的真模样。看的人围得水泄不通,瓮儿一般,没有一个不喝采叫好的。 戴宗更是目瞪口呆,心里想:我要是能有这番本领,也就中了。戴宗正这么痴痴地想着,忽听得“哗”的一声响起了巴掌一一原来是一个回合耍完了。儿子喘口粗气,往场当央扫地一坐,爹爹便从箱子里端出了一个筐箩,两手拱着,围着场子转起圈来了。这时候,有往里搁钱的,也有往里放干粮的,还有往里搁戒指、手饰的。老汉正这么连连说着感谢话绕场要着,忽觉着有人拽住了他的后衣襟。他调转身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小伙子朝老汉作一揖,说道:“小的戴宗,一心想向老师傅学棒,您若开恩收下我这个徒弟,小的当千恩万谢,永世不忘!” 老汉听罢,上下打量了戴宗一番,只见他眉眼儿周正,一副善相,又是满脸的诚恳样儿,便回道:“只要小兄弟不嫌弃,老汉便收了。”话音一落,“扑通”一声,戴宗就跪在地上了。老汉连说:“使不得,使不得”,赶忙躬下身子,双手把他扶了起来。 从此,卖艺的爷儿俩就在戴宗家住下了。卖艺的老汉除了目夜教戴宗练杆,空里也凑成块啦啦家常,扯扯寒暖,亲亲热热,真好比一家人一般。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个月。这三个月的工夫,戴宗白日学,夜晚练,自然学得了不少的本领。虽没有卖艺的爷儿俩那般纯熟,却也能耍出各种的名堂了。 这天早晨,卖艺的老汉把戴宗叫到了眼前,说:“我这一住,不觉已经三月。这棒上十二分的功夫,你已经学得了八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成佛在个人,又道是功到自然成。武艺高低,就看你肯不肯流汗,敢不敢吃苦,练的功夫到不到家了。”老汉说完,不顾戴宗怎样挽留,便和儿子收拾了行装,到别处卖艺去了。 卖艺的爷儿俩一走,戴宗就照老汉说的自个儿练起来。开头,他练得挺有劲儿,渐渐地呢,就觉得腻了。卖艺老汉嘱咐的话,也就慢慢忘得差不离儿啦。 这天早上,戴宗出来东游西逛地瞎转,走着走着,走到集上去了。老远看见市上围着一堆人,还不时地听到喝采的叫好声。戴宗加快脚步走近一看:嗬!原来场中央有一个耍三节鞭的。那鞭影如一条青蛇,围着身子“出出”打转。 三节钢鞭,能伸能收,要长就长,要短就短,“嚓”地甩出去,似蛟龙入海,“嘚”地收回来,如枯藤攀根。戴宗看得眼花了,心痴了。不禁想道:堂堂五尺汉子,只会舞弄根蜡杆子,算得了什么好汉?我要是能把这番使三节鞭的本领学到手,也就够了!好容易等到耍完一个回合。急呼呼地跳到了要鞭人眼前,“扑通”跪下,说道:“小的戴宗,一心想向老师傅学鞭,您若开恩收下我这个徒弟,小的当千恩万谢,永世不忘!” 耍鞭人听罢,不由上下打量了戴宗一番。只见他五官端庄,眉眼儿不俗,又是满脸的诚恳的样儿,便躬下身,双手把他扶起来,问道:“你果真想学鞭?” “决无半点假意。”戴宗说。 “那好。可惜我不配作你的师傅。”耍鞭的用手一指:“你从这里往西北走出九九八百一十里,就是东岳泰山。山脚下,校场前边的庄里有一个铁匠铺,铁匠铺里有一个抡锤的老翁,只要拜他为师,学练上三年五载定能使得一手强鞭。我的鞭法,正是跟他学的呢!” 戴宗听了耍鞭的一席话,心中大喜。连夜收拾了收拾,第二天一大早便上路了,朝西直奔泰山去了。 戴宗心里急得象着火,走起来那个急劲、快劲自然不用说了。天天都是露明赶路,摸黑住宿。从不怠慢。不到半月,就来到了泰山脚下。泰山果然是高,云朵飘在山腰,太阳挂在山顶。戴宗照耍鞭人指点的地方一看,果然有一校场。场当中竖着高杆,高杆顶上挑着一面杏黄大旗,地下围着高杆插着一圈小三角红旗,校场四周人山人海,风雨不透。 原来正逢校场比武,各路好汉都来争夺高低。戴宗一见,真是喜出望外,就挤在人堆里,兴致勃勃地观赏起来。 今日“叫擂台”的是一个四十岁上下的汉子。“叫擂台”就是头一天在校场挂上自己的名姓,再把自己的拿手本事耍上一两出,算是挑战。谁要应战,第二天就到校场较量。 这汉子穿着身紧身衣裳,两条腿立在地上象两根顶梁的柱子,浑身的肉疙瘩露出来,象一块块硬梆梆的小石头。他没拿鞭,也没拿棒,更没拿利刃兵器,号称自己练就的是勾拳,周身的功夫全在手上。说完,就地打了一个扫腿,把身子缩成小小的一团,软软的,恰似一堆棉絮。接着,“嗨”的一声尖叫,平地跃起,右手一伸,像一道勾子,把地上的二面小红旗掠了过去;再一蜷,一伸,旗子交成了零零碎碎的布片片,刷拉拉落了一地。 看的人同时惊得“嘘”地出了一口长气。戴宗早看惊呆了,心里不由想道:一不用棒,二不用鞭,这勾拳真够得上绝顶的武艺。我要是能把这套本领学到手,也就足了。 于是,跑了这八百一十里找抡锤老翁学鞭的事,早就忘得没影了。他急步跑到场中。“扑通”朝那汉子跪下,说道小的戴宗,一心想向师傅学拳,您若开恩收下我这个徒弟,小的当千恩万谢,永世不忘!” 那汉子听罢,上下打量了戴宗一番,双手把他扶起,问道:“小老弟真想学拳?” “决无半点假意。”戴宗说。 ”那好。可惜我不配作你的师傅。”说着用手一指:“你从这里往西,走出九百九十里,有一座摩天高山,叫五台山。五台山上有一座南山寺,寺里有九十九个师傅,只要你有真心,哪一个师傅也能把你教成一个高超的拳手。” 戴宗一听,心里那高兴劲儿实在没法说啦!脚没歇一歇,水没喝一口,当下辞别了那汉子。朝西扬长而去。因为学拳心切,脚下那快当劲儿,自然又比往泰山走时加了三个码儿。十天还不到呢,他就赶到五台山下啦。 说来也巧,五台山上的松树下、岩石间,全都是些练拳习武的,单单就叫戴宗碰上了。他站定了脚,左看右瞧,很快又迷了。原来他们练的不光是勾拳,什么样的都有。各有各的妙处。戴宗着瞅着,被一个小个子的拳路吸引住了。他一会儿跃起,一会儿卧下一会儿站定静观,一会儿旋转巡扫,浑身轻巧,满脸神采。不管怎么动作,那双手都象追云摘月,似有千均力量。戴宗看出了神,心想:勾挙虽好,却没有这份利落的劲头。我要能学得这套拳路,这一辈子也就值得了。他这么想着,学勾挙的念头早飞到九宵云外去了。 等看到那小个子打完一通,便来到人家跟前,问道:“请问师傅,您打的这拳叫个什么名堂?” 小个子看他一眼。答道:“这拳出其不意,神去鬼来以轻巧取胜,故取名猴拳。” 戴宗听罢,“扑通”跪下,求道:“小的戴宗一心想学猴拳。您若开愿收下我这个徒弟,小的当千恩万谢,永世不忘!” 小个子慌忙将戴宗扶起,问道:“你是真想学拳?” “决无半点假意。”戴宗还是老话作答。 “那好。可惜我不配作你的师傅。”说着用手一指:“你从这里起脚往东南,走过河北、湖北、湖南最后就到了广东海边,海边上有三块一人多高的大石头,搭起了三间蛤蜊小屋,中间小屋住的那三个红胡子老头,他们才是猴拳的师傅呢!我这拳就是才从他们那里学得,昨天刚刚回来呢,怕一时不练手生,今天才来到山上练习。” 于是,戴宗二话没说,辞别了小个子,往东南直奔广东海边,这回儿可更是路途遥遥,倍多艰难,因此戴宗的脚步也就更紧,走得更快了。历尽千辛万苦,从五台山赶到了广东海边。 可是,戴宗到了海边,并没有眼红胡子老汉学习猴拳。因为他又看到了练气功的,馋上了那手背劈破砖头,肚皮碰碎石头的本事,就又要拜人家为师。可那练气功的又说自己不配作师傅,要他去江苏太湖边寻师。于是他又拔腿赶往了江苏。 闲言少叙。戴宗为了学武艺,就这么不停脚地东西南北地跑着。他从广东跑到江苏,又从江苏跑到河北,从河北跑到南京……他看中过走石飞箭,也羡慕过绳索挠钩,因此也就山南海北整日不停地跑。堂堂大宋江山,算是叫戴宗跑了个遍。一直跑了整整五年,才回到了山东老家。 戴宗回到家里,想想五年来什么武艺也没学成,不免有点长吁短叹,后悔自己这山看着那山高,到头来一事无成。他怕丢人,想躱在家里闭门不出。谁知这五年他已经把性子跑野了,一不走动就身上难受,心里痒痒。没法子,只得有事没事地出去瞎跑,而且一跑就是百八十里。结果武艺没练成倒练出了一副好腿脚,走路“嗖嗖”带风,两脚飞起来一般,日行千里都不觉累,成了有名的“神行太保”。 你说戴宗这个哥们也是个朝秦暮楚,三心二意的性格,本来啥也没有学成,但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了。真是世事难料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cd/11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曹营四悍将两个关羽打不赢,一个张飞不敢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