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闵王白起韩信周瑜罗成是如何实现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很多位置安放有守护神之类的镇兽,如房顶正脊、侧脊(垂脊)上排列的各种镇兽,还有房屋大殿外地面四个角上蹲卧的的镇兽等等,非常普遍。近日在山西陵川县游历时,发现那里的古建筑上的仙人、镇兽很有特色,独树一帜。 首先说说常见的、传统的镇兽,在古建筑大殿房顶上的正脊两端雕塑的兽头,叫鸱吻。作为龙的九子之一的鸱(chi)吻,住在南海,能喷水成雨。在以砖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建筑里,自然是被聘请过来担任“消防队长”一职的。不过有趣的是,细细观察,会发现所有鸱吻背上都插着一把剑,据说这是怕他玩忽职守擅离岗位而采取的约束措施。不得不钦佩古人的“驭神有术”和“管理有方”,其实这样的情形我们还经常见到。比如说寺庙的山门里,进门看见的必定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而出门看见的则是怒目圆睁的韦陀天神。这俩神佛,一个负责笑迎天下客,一个负责严防偷窃贼,背靠背在山门里值班,忠于职守。 再说大殿房顶侧面垂脊的一排仙人、神兽的顺序是(由下往上):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哜吻。中间的五个叫神兽。“仙人”、“神兽”装饰在殿顶的垂脊上,既是房顶的一种装饰品,更是象征着吉祥安定,消灾灭祸,还含有主持正义、翦除邪恶之意。 故宫太和殿上的仙人与镇兽现在重点说说这仙人,一般来说,我们经常看见的排在神兽前面的“仙人”骑着凤。此仙人是战国时期的齐闵王,因走投无路而被杀身亡。关于这位齐闵王,历史上算是个人物,属于有作为的一位国君,曾经与秦昭王相约共同称帝,秦昭王为西帝,他为东帝。在公元前年,骄横无比的齐国遭到了群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率领燕、赵、韩、魏、秦五国合纵攻齐。兵败后齐闵王仓惶逃奔卫国。卫君避舍称臣,但齐闵王仍以大国之君自居,傲娇得很,结果遭到卫国人的驱逐。后又前往邹、鲁等地,邹人和鲁人也拒绝接纳。最后只好奔莒,最终走投无路的齐闵王被该是来救他的淖齿所杀。 是周瑜还是韩信?这位是白起?不过在陵川县很多古建筑上的仙人,却与众不同,不是这位齐闵王,而是另有其人,还是四位,分别是白起、韩信、周瑜、罗成等四位武将。这四位与齐闵王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有能力但结局却是走投无路而死于非命。白起是被自己的主子秦王所杀、韩信是被吕后所杀、罗成死于乱箭穿身。周瑜则是被气死的,这比普通的他杀更具伤害和侮辱性,到现在还落个气量狭小的名声,永世不得翻身。 用这四位武将作为房顶守护神,不知道是不是山西晋南地区的独创,反正本人在其它地区没有见过,就暂不下结论。今天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剖析一下这些守护神的死后再就业问题。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走投无路的最好解决方案就是“向死而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危局。选择齐闵王、白起等五位悲惨人士来房顶做守护神,站在房屋四角边缘,呈现出“走投无路”状态,正是利用他们的人生遭遇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做*的机会。既然已经走投无路,那就好好站在那里,用自己的一身超人武艺,守护殿堂。而且还是破格提拔使用,由*到神。他们如何能够不感恩涕零,加倍努力,从而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全天候的坚守在房顶四周,驱魔降妖。 传统建筑镇兽排列这样的用“*”之道,也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家《道德经》中所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看似无用之中,正是有其可用之处。由此,以齐闵王为首的白起、韩信、周瑜、罗成等这一“屈死*”团伙,在人生遭遇滑铁卢,屈死成*后,凭借其卓尔不凡的能力,在阴间同样得到重用,一“站”封神,屹立在房角周围,实现了让他们在阴间的一次华丽转身,完成了“*”生逆袭。 罗成乎?从中给人以深刻启示:不怕遭遇逆境与不幸,重要的是自己得有立身之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ueteng.com/gjycd/10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现实生活中真有*存在吗你怎么认为的
- 下一篇文章: 秦朝人与*,恐怖好像不是最主要的,人